三、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与发展,都离不开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提出的新概念。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消费者在江苏省无锡市一家超市选购蔬菜。新华社发 还月亮摄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2024年1月11日,人们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参观海信公司展台。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摄
具体而言,有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既要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物质技术基础,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又要通过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新征程上,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顺利推进。
五、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一名女士在北京举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与智能机器人握手。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完成这个使命任务的途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我们必须坚决扛起时代使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不断把新型工业化推向前进。
“五个必须”是对新时代做好中国经济工作的深刻把握,也是立足当前发展形势的长远考量。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五个必须”为原则遵循,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成就。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