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强国讲堂】尚华艳:行进北京 筑梦交通强国(2)

(二)2018—2022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五年来(2018—2022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这五年(2018—2022年),交通运输系统一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7万亿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的港口群。截至2022年底,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在这当中,铁路运营里程15.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4.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53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共2.1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2751个,全国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12.8万公里,其中可以通千吨级以上船舶的三级及以上航道1.5万公里;民用颁证机场达到254个;全国共有53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9584公里;在农村公路方面,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在邮政方面,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京张高铁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产;川藏铁路、深中通道、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

二是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出行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物流保通保畅持续强化,交通运输新业态快速发展,各种方式的客货周转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居世界前列。2022年,全国营业性客运量达到55.9亿人次,全国营业性货运量达到506亿吨,港口的吞吐量达到15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亿标准集装箱。高速公路9座以下的小客车的出行量超171亿人次,网约车的日均订单量超2000余万单,共享单车的日均订单量超3300万单。快递的业务量一年超过了1100多亿件,平均每天的快递量超3亿件。

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的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发布“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和中长期公路规划网,为未来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导和长远规划。这些规划旨在全面提升交通网络的综合质量,覆盖城市、农村,构建起便捷、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同时,交通科技创新方面表现明显增强。致力于推动新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强调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和智慧交通建设,这一发展方向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在努力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同时,加强了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强化了交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这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交通运输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培育高水平的交通科技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交通干部队伍,这些都是交通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基础。另外,持续深化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对交通强国建设的监管和治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逐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国际竞争力。

四是对外开放方面,加强对外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中老铁路、中俄黑河大桥等一大批合作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中欧班列的通达情况,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与不同国家的交通联通,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和合作。中老铁路的建成不仅有力地连接了中国与老挝两国,而且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运输通道。这不仅促进了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还有助于推动整个地区的互联互通。中俄黑河大桥的完成不仅在中俄两国间构建了一座重要的桥梁,也为两国及周边地区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物流通道。这有助于促进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也为整个欧亚大陆的交通运输网络作出了贡献。十年间,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08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8个城市,累计开行6.5万列、发送604万标箱。此外,中国还开通了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00多条,海运服务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沿海国家。由中国航空公司经营的国际定期航线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邮政快递通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国内航空公司经营的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以及邮政快递通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中国在空中和邮政快递领域的全球化布局。这不仅提高了国际交往的便捷性,也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三)北京市交通发展全面贯彻交通强国战略取得一系列成就

一是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地面公交服务不断完善。常规公交线路从建国初期的5条增加到1200多条,运营线路长度从77公里增长到22000多公里,新开微循环线路205条,与轨道站点50米接驳距离比例提升至84%。轨道交通系统连线成网。截至2023年12月,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共27条,运营里程836公里,车站490座,单日平均客运量1100余万人次。首都轨道交通已成为轨道线网总规模居全国第一的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二是交通综合治理取得较大成效。近年来,全市上下树立“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出行理念,通过采取“优供、控需、强治”等综合治理措施,遏制了交通拥堵加剧的趋势并使之逐步得到缓解。2022年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4.65,比上年下降16.67%,处于“轻度拥堵”级别,高峰时段地面公交准点到站率约为59.3%,比上年同期的58.8%提高0.5个百分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有效运转,构建区域协作、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三是绿色交通出行环境得到大改善。2022年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3.4%。慢出行品质显著改善,建成了全国第一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日均骑行量达到5000辆次。2022年中心城慢行出行比例达49%,创近10年新高。交通指数稳中有降,小客车车均出行强度下降2.7%。能源结构调整成效初现,累计更新新能源轻型货车3156辆,淘汰国三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6.9万辆。

四是智慧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23年,一体化出行服务加速推进,国内首个绿色出行“一站式”服务平台日均服务人数超450万,实现全市公共交通“一码通乘”,日均刷码近400万人次。智慧交通应用成果丰硕,建成延崇“智慧高速”,开放全国首个40平方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区域,测试道路达323条、1144公里。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发展。2020年9月,北京市正式启动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

五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跃上新台阶。2022年,丰台火车站开通运营,北京市迎来拥有7座全国铁路客运枢纽和2座国际机场的“七站两场”交通发展新阶段,对外交通辐射能力大幅提升。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六环至市界段完工通车,六环出发50分钟即可到达雄安新区,较过去节省30分钟。东六环改造工程、厂通路等道路和朝阳站、丰台站等配套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开行北三县直达国贸的通勤定制快巴,实行一人一座、远端安检、一站直达,有效提升环京通勤效率。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互联互通,北京首次出现跨省际航道和水上旅游运输。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