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贾洪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3)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成就

第一个方面成就,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5307万人”,“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1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30万人”,“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8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9万”,“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7亿人,覆盖96.8%人口”。

第二个方面成就,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持续提高。比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从县级统筹起步,逐步提高统筹层次。2022年起,我们实施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国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稳步提高。

第三个方面成就,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问题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解决。

补充医疗保险从无到有,保险种类逐步增多。比如,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了对公务员实行医疗补助。另外,我们的补充医疗保险还有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等。

我们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

第四个方面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

第一条经验,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二条经验,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保障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背离这条原则,社会保障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条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采取了渐进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包括,渐进式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面,渐进式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渐进式完善社会保障子系统。

第四条经验,协调性改革适应了当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比如,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及时总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法律准备、组织准备。实践证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居民的基本经济生活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协调性改革可以理解为在建制理念上追求协调性的改革。比如改革开放之初到党的十四大之前,我们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换句话说,当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党的十四大以后,到党的十六大之前,社保制度的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这是一个改革的理念。

第五条经验,社会化改革体现了社会保障的本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化。社会化发展程度越高就越接近社会保障的本质特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从过去的单位保障为主,走向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资金筹措或者资金筹集社会化;第二,管理过程社会化;第三,待遇发放社会化。

第六条经验,多支柱改革拓宽了社会保险体系的举办主体。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以前的单支柱变成了现在的多支柱。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