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鲁山实践

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鲁山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场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县域既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和考验,也会由此产生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和探索。

近年来,鲁山县围绕建设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问题导向”为路径,以“党建”为抓手,勇于直面问题,敢于破解难题,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深入总结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举措,2024年1月21日—24日,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围绕鲁山县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开展了实地调研。

强基固本筑堡垒,党建引领促发展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先后获得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温泉之乡、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等称号。作为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和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原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自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集中精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现代化新鲁山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鲁山县强化党建引领,以支部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人才建设为保障,凝心铸魂、强基固本,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引领乡村全面振兴。鲁山县把创建“五星”支部(支部过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五颗星”)作为统领乡村治理、乡村全面振兴的总抓手,着力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融合党建赋能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把融合赋能行动与“五星”支部创建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实现融合党建与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围绕香菇、林果、文旅康养等特色产业,采取“支部+支部”“支部+企业+行业部门”等形式,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共建共管共享,赋能产业发展,实现党建链引领带动产业链、治理链、服务链,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实现项目党建有形有效。坚持做到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体现到哪里。按照“便于服务、便于管理、精简效能”原则,根据项目关联方党员数量,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总支或党委。统筹整合项目部、乡村党群服务中心(站)、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等资源,设立党员服务站、党员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明确岗位、职责和制度。健全临时党组织周例会、调度会、联席会等制度,制定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实行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五账”工作法,做到挂图作战、挂号销账。

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聚力“四库一平台”建设,建立“选、育、管、评、用”长效机制,多维度构建干部管理工作新格局。公开透明“选”干部,出台科级干部预备人选库实施意见,通过单位党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知识考试、经历业绩潜能评价等程序,建立科级干部预备人选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优补缺;一线历练“育”干部,探索实施优秀年轻干部“育苗工程”,安排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一线跟班锻炼;注重实绩“管”干部,通过制定实绩管理办法,建立干部优先条件数据库,从全局性工作业绩、岗位性工作业绩和个人综合素能三个方面,对干部业绩实行量化积分管理,把工作成效突出作为干部选任、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健全体系“评”干部,试点建立干部绩效考核应用管理库,把科级干部的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等数据资料全部录入管理系统,对绩效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对绩效平庸的干部调整交流,对绩效落后的干部予以免职;拓宽视野“用”干部,建立公开选拔选聘干部常态长效机制,对财经、金融、法律、管理等专业性要求强的岗位,通过专业知识考试、结构化面试、经历业绩潜能评价、组织考察等程序,面向全市、全县公开选拔选聘优秀的领导干部到县重要岗位任职。

创新“招才引智”机制,把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引、用、留”三个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工作,以“归根”工程壮大“归雁经济”,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区域人才集聚高地。聚焦当前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引进人才;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校地企”合作,为回鲁山的科技人才、经济人才、优秀企业家提供“平台+项目”支持;以“荣誉+财富”激励,切实提高人才的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在全县营造了重才爱才扶才良好环境。

提质增效优环境,打造发展新优势

鲁山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生态大县,自然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鲁山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扬长补短,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改革创新年”“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着力拼经济、抓投资、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走特色化融合化产业发展道路。鲁山县谋划实施农文旅项目,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立足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农业+”“旅游+”“生态+”等模式,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重点抓好以沙河生态旅游观光带为代表的城市休闲游、以尧山景区为代表的生态观光游、以太空舱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游、以滑雪漂流为代表的运动体验游、以温泉疗养为代表的健身康养游,开展“四季游鲁山”系列活动,着力打响“康养福地·厚重鲁山”品牌。尧山镇和赵村镇上汤村分别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创建单位。2023年,鲁山县接待游客9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6亿元。

延链强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鲁山县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新型产业项目建设。打造“两集群三基地六园区”,将装备制造作为主导产业,突出抓好聚乳酸生物基新材料、旅游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轻合金成形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延链强群,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围绕以产兴农、以产带农,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奖励政策,深挖“土”的资源、扩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不断培育产业品牌,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种植为农业主导产业,以酥梨、蓝莓、血桃(冬桃)、葡萄种植及特色养殖、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为支撑的“1+X”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鲁山县已注册“聚京蝎子”“大年沟血桃”“豫尧蓝莓”等品牌和农产品商标20余个。与此同时,探索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模式,做实“双绑”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利益联结”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瓦屋镇、观音寺乡为核心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带,已成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带动13900户45000余名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

招商引资,着力优化市场环境。一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县域产业发展实际,围绕12条产业链,建立招商图、企业池、项目库,加强产业链招商扩增量,深入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施精准招商、招尖引强,盯紧抓牢主导产业集群、高成长性产业、未来产业,锚定重点龙头企业,寻找契合点,不断提高招商实效。2023年,鲁山县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81.4亿元,同比增长10.6%。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企业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县四大班子分工协作抓工作的机制,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106项服务事项实现“一张身份证办理”,企业开办实现全流程一个环节、半个工作日办结、全程零费用。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重点聚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立助企强链工作专班,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服务。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新增市场主体6553户,“四上”企业入库108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增“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创新平台4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规上企业“四有”覆盖率位居全市第一。营商环境全省评价综合成绩取得大幅提升。

多维联动促治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鲁山县辖27个乡(镇、街道、中心)、555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是典型的人口大县。辖区内点多线长面广,社情复杂,基层治理难度大。鲁山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

开展对村巡察工作,提高基层治理效能。鲁山县纪委监委全面推动清廉鲁山建设,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三不腐”,强化风腐同查同治,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通过把握“精准化分、差异化巡、系统化改”工作原则,创新“3234”工作法,因村施策细化监督重点,系统施治提升整改实效,不断提升对村巡察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对村巡察工作强化了管党治党政治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积极发动群众、统筹各方力量,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创新实施“三三工程”,为民高效解忧。鲁山县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实施“三级联调”“三所(庭)联动”“三员互动”“三三”工程,凝聚法院、公安、司法等多方力量,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路径,全力构建多元化解、多方联动、多效合一的人民调解工作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鲁山县全年矛盾调处率达99.89%,观音寺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强化科技赋能,攻克治理难题。鲁山县应急管理局创新探索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模式,联合科技公司研发“智慧应急APP”,将乡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梳理为六大版块(工作履职、应急管理、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组织培训、其他工作),细化为45个考评项目,涵盖了乡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通过科技赋能,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攻克应急处置难题,乡镇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流程化、数据化。

推进政务服务“微改革”,提高办事便利度。鲁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从民众和企业最关切、最突出、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持续深化“一窗服务、志愿队伍、有诉即办、十免服务、提质重塑、绿色通道、就近办理、集成服务、亮证核验、政策普及、多维互动、业务能力”十二项惠民利企微改革,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全力保障惠民生,推进共建共享

近年来,鲁山县坚决贯彻过“紧日子”思想,强化政府预算、部门存量资金统筹,优先保障民生领域支出,采取众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2023年,培训4.1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4336人。完善促进就业带动创业保障制度,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重点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养老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等提档升级,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新建改建寄宿制小学4所、幼儿园8所,建成教师周转宿舍99套,高考升学率实现“十三连增”,10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中招成绩稳居平顶山市第一方阵,荣获“平顶山市教育优先发展先进县”。

推进城乡建设提质。推动城乡贯通,加快推进焦唐高速、叶鲁高速、鲁平快速通道、综合客运站等项目,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24公里、农村公路89公里,提升打造美丽公路121公里;打造宜居县城,新华、辛集棚户区改造项目达到入住条件,米奇王国动物园、琴台阁等沙河文旅度假区等项目稳步推进;建设和美乡村,新改造户厕6475户,打造游园96处,创建示范片区2个、示范村26个、网格样板点85个、庭院示范户880户,“生态田园和美乡村示范片区”被命名为全市首批“十百千万”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快村史馆、农耕馆、党史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扩容,举办“回鲁山过大年”“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开展红色轻骑兵走基层、送戏下乡、文艺支教等志愿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累计达标率100%,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省环保专项督察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完成有证矿山修复40座,整治历史遗留矿山8000余亩。全面开展国土绿化,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000余亩,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创建市级森林乡村20个,成功续创“中国天然氧吧”。

鲁山县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启示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从县域到乡村,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平衡性、共享性。鲁山县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打造县域发展新格局。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双轮驱动,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统一,坚持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道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鲁山县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难题,转变发展思路,理顺破与立的关系、把握改与治的要求、做到当下与长久的统一,持续抓好整改整治、建章立制工作,推动问题改到底、见实效。为破解发展难题,鲁山县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选准做强主导产业,补齐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加快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健全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明确考核制度,构建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

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群众路线。鲁山县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长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倾听群众心声,把握一线脉搏,做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驰而不息办好民生实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实干争先,发扬斗争精神。鲁山县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大干实事、大抓落实鲜明导向,把实事求是、敢于担当、推动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理顺体制机制,疏通基层“梗阻”,使全县上下左右联通成为一盘棋,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坚持以实干为导向,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动力足,以拼搏进取、踔厉奋发的精神不断谱写鲁山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执笔:刘春霞、赵博艺,分别为人民智库研究员,人民论坛调研部主任)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