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与优化方向

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与优化方向

【摘  要】  旅游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发展要素、旅游系统和主体关系视角出发,提出了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认为应从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四个方面构建旅游系统 ,依据合作、补偿及一体化等协调方式来构建京津冀旅游的多层次主体关系。当前, 三地旅游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差异化定位尚不明确、旅游产品开发不平衡、交通一体化机制尚未完善 等问题。需要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建立便捷直通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和立体化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优化入境旅游及过境免签服务,重点推进长城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领域的协调开发,从而纵深推进京津冀旅游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旅游业; 协同发展 ; 一体化

一、引言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 ,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体量最大、最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城市群, 同时也是我国城市群布局中最特殊的一环,要加快构建以北京、天津和石家庄都市圈为基本单元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和三大都市圈之间生产要素与商品服务流通的高效网络连接通道。[1-2] 旅游业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 ,也因其跨区域流动、城乡间流动的特点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成为助力京津冀协同 发展的重要抓手。

由于行政区划、历史遗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差异, 以及相关产业资源整合难度大、旅游资源互补性差、互利机制不足等原因,京津冀 旅游业发展一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等问题。[3- 4] 高速铁路的开通带来了京津冀区域旅游重心的转向和扩散效应,从旅游空间的规模、等级和形态变化等方面看,京津冀旅游空间格局从双核心逐渐转为多核心 ,旅游经济增长载体逐渐向区域中心城市和部分节点城市拓展,京津冀旅游协同发 展初见成效,但该区域文化旅游竞争力发展的差异化和两极化现象较为严重, 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复杂的治理体系对京津冀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5-7]  已有研究认为,京津冀各地区应该构建“ 环京津特色旅游轴线”, 围绕京沪线和京九线等纵向交通构建“ 四纵旅游轴线”来 推动空间结构优化,通过法制环境等外部整合与旅游营销等内部整合推动协同发展,将鼓励旅游企业跨行政区合作、建立常设性旅游管理机构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8- 10]  以北京为中心的核心旅游圈,带动以承德、石家庄、秦皇岛为重点的二级旅游圈,以及廊坊、天津为重点的三级旅游圈的发展。[11]  只有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依托自身旅游资源, 强化旅游产品创新,优化区域内旅游业空间布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之间旅游发展的不平衡,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12- 13]

已有文献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资源互补性、空间格局优化、协同发展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提升三地旅游的协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对于如何构建推动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系统并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点优化方向等,还有进一步深化探索的空间。要持续深入地推动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 就必须构建系统性思维和逻辑性框架。为此,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构建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结合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三地间旅游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优化方向,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二、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理论框架

旅游业协同发展具有诸多维度。在发展要素层面 ,旅游业协同发展包括旅游资源、信息 、产品、市场、形象、交通、资金、科技、政策和人才等 ;在旅游系统层面,旅游业协同发展涉及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形象打造、旅游政策出台等;在主体关系层面,旅游业协同发展存在着合作、帮扶、互助、 补偿、一体化等协调方式,涉及政府部门、旅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众多利益主体。基于此,可以构建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图 1) ,  为分析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一)基于发展要素层面的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渗透性和包容性,其使得旅游业在空间上更容易实现集聚,尤其是旅游资源、信息、产品、市场、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多方面的融合、协同与合作,可实现区域旅游业多方合作, 推动旅游业的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提高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14]  因此,旅游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就成了实现旅游业价值链延伸和多元融合发展的基础,以及达到旅游业区域协同发展目的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要素层面看,旅游业协同发展主要包括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三个方面。[15]  第一,基础要素是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立足点,主要包括资源与信息两大要素。其中 ,资源要素具有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优势整合、利用优势资源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明确区域资源的差异化特色是实现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信息要素则是实现协同发展的载体 。要想确保京津冀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三地信息要素的充分流动及互相沟通机制的构建就变得至关重要。只有实现了信息流的有效贯通 ,才有可能实现有效协同。第二,核心要素是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关键,主要包括产品、 市场和形象等旅游要素。没有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没有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没有形象定位的互补性,没有营销的区域性,就很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各干各的不具有区域协同性,那三地间的

1711520614305

旅游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第三, 支撑要素是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推动力,主要包括硬支撑和软支撑。硬支撑主要是指交通、资金和科技等要素。交通和资金要素是旅游业实现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没有交通一体化就不可能有旅游者在三地间便利快捷、畅通无阻地自由流动,没有资金自由流动就不可能有项目建设上的因市而行、 因势而动。科技赋能则 是实现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翅膀,也是缩小三地旅游业发展差距的重要力量。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虚拟旅游、元宇宙,均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从而弥合因为资源 差异而导致的三地间旅游发展水平的差距。软支撑要素主要是指人才、政策要素,人才是决定旅游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没有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上有突破,就不可能在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创意;政策 要素则决定着京津冀三地间的后发地区能否通 过优惠性政策来实现追赶,以及三地之间实现有效的发展联动,例如,如果在144 小时过境 免签政策方面不能实行多点进出的话,那么北京作为入境旅游枢纽的作用就没法向天津、河北两地释放,如果没有在旅游标识三地互设方面的政策协同 ,那么在旅游营销和消费引导方面就没有真正落地。

(二)基于旅游系统层面的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需要从旅游系统的 层面来审视 。旅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的演进是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子系统以及各要素之间综合复杂的竞争协同作用所产生的 “ 自组织”过程。[ 16]

旅游系统包括客源市场系统 、出行系统、 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四个方面。[17] 客源共享 、资源互补、市场共拓、产业共融、 目标共创是实现旅游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旅游系统的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重点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重中心与外围的融合。要解决京津冀旅游业发展区域不均衡的问题,就要立足资源、面向市场,优化公共服务,增强作为中心枢纽的北京的向外辐射能力及作为两翼的天津、河北的吸纳承接能力,从而有效推进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心与外围地区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形象打造及旅游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统筹,尤其是因为不同的旅游业态发展需要不同的土地等资源。在这方面,河北具有较大的承接能力、京津也有较大的诉求,供求适配内生了协同动力 。二是要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联。这主要体现在旅游相关政策的出台上要打破三地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需要在京津冀三地各自旅游系统差异化、多元化、互补化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关注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消费政策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以及均等化、协同化发展。三是要注重新兴与传统的融合。新兴的要加快创新性发展 ,传统的要加快创造性转化,新兴和传统的要加强创意性融合, 以此适应和解决协同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促进京津冀旅游系统的优化,形成开放发展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三)基于主体关系层面的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区域发展治理体系复杂,涉及行政主体类型多元、层级多样,错综复杂的央地关系、府际关系对城市群现代化治理能力要求极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京津冀旅游业有效协同发展,就需要从主体关系层面探索三地旅游业合作、帮扶、互助、补偿、一体化等协调方式。

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涉及政府部门、旅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众多利益主体,需要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形成“政产学研”合力,通过整体区域各主体间的有序协同,来促进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主体关系层面的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京津冀旅游业的合作互动。例如三地旅游企业组建跨地区产业、技术、 创新、人才的合作平台和网络,加强客流、物流、要素流等跨地区流动, 以及有特色、有内容 、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互相推介和共同推荐等活动,加强房车自驾等具有线性特征的产品的协同组织与开发,持续深化北京产权交易所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服务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作用。二是京津冀旅游业的帮扶互助。以京津为龙头,推动京津冀三地旅游人才培训、乡村旅游帮扶等,充分利用好区域间对口帮扶机制,带动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三是京津冀旅游业的生态补偿。要保证京津冀生态涵养区能够通过碳汇交易、生态旅游及其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获得公平的生态价值补偿。保定、 张家口、承德等地的部分地区, 既是生态涵养区 ,也是需要着力避免返贫的重点区域。 因此, 在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时,要通过生态旅游等方式加大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力度,增强当地借助旅游发展以提升生态造血的能力。四是京津冀旅游业的一体化市场建设。探索通过规划制度统一、发展模式共推、治理目标协同、区域市场联动等路径来构建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形成市场环境协同、市场分工有序、市场流动便利、市场消费活跃的一体化旅游市场。

三、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发展,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基本建成了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等五大旅游示范区,“ 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取得了积极成果,京津冀旅游直通车开通、京津冀一卡通大量发行,旅游市场一体化监管机制、 投诉受理协调机制等机制初步建立。不过,在京津冀旅游业协同水平明显提升、市场一体化创新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协同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协调机制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要看到影响三地旅游协同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12] 。

(一)差异化定位尚不明确

在互联网、新媒体赋能的背景下,推出与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相适配的产品 ,采取符合潮流、方式多样的营销策略对有效整合区域旅游资源、重塑区域旅游形象至关重要 。但本应形成的京津冀地区旅游共同体的共生关系受制于三地间地缘相近、历史文化相通 , 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相似,很容易造成旅游项目开发的同质性,进而导致三地间的不良竞 争。[13、18-19] 尽管三地间有条件在文化创意、滨海、 科技等多元化的现代旅游产品方面形成差异化发展 ,但实际上由于欠缺基于自身发展优势的协同发展方案,京津冀三地在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树立、对外宣传营销推广上尚未有明确的协同分工和定位,雷同化现象较为突出。总体上看,京津冀三地在深入推进旅游产品的联合打造、旅游品牌的联动塑造[12] 和城市旅游形象的联通建构等方面成效不足,在抓住旅游消费热点、 深挖旅游资源、创新推进营销宣传等方面还缺乏敏锐度和协同性,国际化营销工作还亟待提升,亟待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区域旅游营销体系。

(二)旅游产品开发不平衡

京津冀三地的吸引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北京相对于天津与河北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明显优势,具有显著的极化效应,天津与河北在吸纳区域外客源及出京旅游消费方面还缺乏足够特色化 和高质量的产品与业态,河北的腹地空间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挖掘利用,三地间区域旅游供给协同性弱、高等级景区点和旅游新业态时空分布失衡的问题突出。[7、20- 23]  近些年,北京通过微旅行产品、线路和品牌的持续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和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推进,老旧厂房系统性利用和政策性创新,不断释放出新的吸引力,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尽管京津冀三地之间有旅游专列产品,但无论是自驾、徒步等在地域空间上具有贯穿性的旅游产品开发,还是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综合体类旅游产品,都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京津冀三地有消费潜力的一方想内部消化 、有发展空间的一方缺爆款产品,跨区域联合开发的建设力度和产品形式还有待实质性的突破。

(三)交通一体化机制尚未完善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前提是空间流动性,空间流动性的前提是交通一体化。因此,交通一体  化是深化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京津冀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已实现明显突破,但在协同管理体制机制、交通服务体系、交通网络布局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现有管理机构与各主体间协同性不够、协同运行机制的社会开放性不足, 已建立的有关机制的效用也有待有效释放,制约了京津冀旅游业的协同创新。[24]  尚未形成乘客“零距离”换乘体系,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 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 及与机场间的高效衔接仍需进一步推进。区域内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不足,仍存在着“断头路” 和“瓶颈路”的现象,极大地制约了京津冀区域  旅游协同发展。

(四)利益分配等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

在利益分配方面 ,京津冀三地因财政体制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税收差距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关键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问题缺乏体制机制的科学指引, 区域财税共享机制有待优化。[25] 在产业协同方面,顶层设计不足,缺乏 深化产业链对接协作的体制机制,需求链、供应链、服务链 、价值链等之间的协同展开和有序衔接不足, 三地间旅游产业链 的竞争力差 异 明显。[26]在公共服务方面 ,京津冀旅游基本公共服  务供给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政策 、标准、监管等多方面也存在着差距,导致区域公共服务对接协同能力薄弱,距离共建共享还有较大距离。北京有“ 云游京城”智慧旅游平台,河北打造了 “ 一部手机游河北”(乐游冀)数字文旅平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也未实现协同建设,缺乏统一的智慧文旅品牌。

四、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优化方向

基于前文提出的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及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现状特征和主要问题 ,提出以下优化发展方向。

(一)加快推动京津冀旅游产品协同发展

一方面 ,应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积极开发京津冀旅游新产品,深度发挥旅游要素价值。 开发建设覆盖1小时交通网和经济圈的旅游产品,加快京津冀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发挥大型旅游项目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以北京为核心的三日游产品落地,推动三地客源互送 ,提升市场联动发展水平,增强区域内部旅游市场相互转化。推动天津建设同北京和冀北(崇礼)相匹配的高品质国际文化旅游区,培养国际化的旅游度假龙头。河北要重视环京津休闲度假带建设,持续丰富环京津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联合开发建设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主的京津冀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文化挖掘、整理、阐释的能力,推出全国知名的长城、大运河主题旅游产品和休闲线路,充分展示长城、大运河文化价值和魅力,将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 有概念、有实体、有边界、有政策、 有突破、有成效、有示范”的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积极推动北运河游船沿线文化挖掘、旅游演艺与夜间消费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北运河游船与其他旅游休闲业态的组合创新,做强做优做亮“ 北运河游船 ”和“ 海河游船”这两个水上旅游产品品牌。持续围绕“ 长城+”“+长城”做文章, 以长城为主轴向两侧纵深推进 ,尤其要加强以长城为核心吸引物的文体旅 融合 ,在标准、标识、活动、赛事、品牌、解说等方面加强系统谋划和协作推进,通过户外徒步、专业赛事、趣味运动、特色住宿等方面的拓展,推动长城沿线博物馆的“ 破圈强链 ”发展,共推“长城人家”“ 长城露营”“ 长城探索”“ 长城徒步”“ 长城研学”“ 长城国家风景道”等产品业态 , 以及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长城文化研学旅游基地、长城旅游演艺联盟、长城文化产业发展大会、长城文化旅游论坛等工作,掀开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新的篇章。

遵循“ 相对集中、主题各异、总体丰富”的原则,打造以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等为标志性工程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体系,深入挖掘长城、大运河在文化和景观方面的价值 ,建设标志性工程 。做好博物馆“ 上云”工作 ,提升长城沿线博物馆的远程解说能力,更好、更有效 、更持久地传播好长城文化,传承长城精神, 叫响长城品牌形象。用开发包容的思想、创新求变的行动,大力推动博物馆文创品牌打造、系列产品研发, 以整体联动形成整体形象, 以整体形象推动整体发展,形成品牌影响力。

另一方面,应打造旅游新兴业态。推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绿色经济赋能旅游业发展。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联手建设多节点、多功能、多主题的自驾驿站与自驾营地,共同培育旅游演艺、数字藏品、生态养老、户外运动和研学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围绕着体育赛事延伸观众需求和消费沉淀,以系列品牌体育运动赛事为吸引,做实“赛事+”文章,整合世园景区、沿线乡村等周边资源,做好观众客群的消费潜力挖掘; 围绕着赛事设施和场地及冬奥会的市场影响力, 推动体验性体育活动创新, 突出低门槛、非专业、非竞技类的体育活动和产品的供给,吸引大众性旅游客群的娱乐和度假,有效构建文体旅产业生态共生、京张区域互动发展互促的基本格局,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成为全民健身引领地。充分用好2022 年冬奥会效应和京张对口支援机制, 以延庆和崇礼为先行区、试验区、创新区, 以延庆和崇礼联合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为工作重点, 以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为特色,突出空间聚焦、项目聚焦和点线面相结合,促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点”的提质升级、 “ 线”的便捷通畅、“ 面”的辐射带动,着重做好文旅用地创新、标准规范统领、营销宣传联动等工作,推动产业链延伸、季节性协同、世界性影响 、高质量发展,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成为创新示范带、融合发展带、民生促进带、区域协同带。

(二)全面提升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公共服务是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是应加强京津冀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支持旅游基本公共 服务向特殊群体倾斜,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与其他 社会公共服务融合互通、共建共享。二是应联合 打造京津冀数字文旅平台,推动旅游数字化服务功能全覆盖,提升旅游消费便利化水平。以京津 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探索京津冀旅游数据整合、数据开放共享及统筹应用。三是应建立便捷直通的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丰富三地旅游直通车线路,联合编制三地旅游电子地图和线路指南。建立健全京津冀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专列运行体系, 串联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以独具京津冀特色的设计优化专列乘车环境。四是应完善京津冀立体化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优化区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以京津冀文化和旅游试点示范区为重点,推进咨询中心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咨询中心服务模式。五是应优化京津冀过境免签服务,探索建立入境旅游友好计划示范基地和入境旅游无障碍试验区或示范区。鼓励三地企业联合开发过境免签旅游产品,实现联动宣传与协同开放。推动延长过境免签适用时长、扩大京津冀过境免签 政策的覆盖区域。六是应推动公共服务产品的数字化发展。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所拥有的文物文化资源数字化之后,要完成权属规范,明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促进文物文化资源数据要素的市场发展,破除垄断独占,用社会力量、市场方式,提升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效能, 丰富现代文化产业业态,壮大现代文化产业规模。 

(三)持续推进京津冀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离不开市场一体化。具体而言,一是应加快完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京津冀旅游信息收集、联络和对接机制,建设京津冀旅游服务综合信息库,加强对旅游发展的动态化监测和智慧化监管。二是应精准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坚持错位协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旅游资源优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旅游联动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塑造京津冀旅游通用标识和统一品牌,打造三地旅游特色品牌体系。三是应联合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营销。精准把握旅游消费者在京津冀的消费规律,建立健全营销联盟等跨区域支持模式和相互营销的便 利化机制。四是应联合举办旅游大型活动。借助冬奥会、世园会等重大活动的影响力,共同打造国内外赛事及会议集聚区、群众文化建设引领地。联合举办房车巡游、赛事活动、红色旅游联合推广等主题活动,宣传推广京津冀旅游品牌。五是应推动实现旅游同城待遇。推动京津冀公共旅游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联合推出多形式的旅游惠民措施,完善旅游联票工作机制,创新京津冀联动的优质旅游产品联合发布机制,共同激活京津冀内部旅游消费市场。六是应推进京津冀旅游地方标准体系的衔接与统一,优先推进冰雪旅游、 自驾车房车游服务标准、高速公路服务区品牌标准体系的一体化以及其他跨区域线路产品标准、乡村旅游尤其是民宿标准的研发和批复执行,及时加强新业态标准的研发及服务规范制定方面的协同。

(四)积极推动京津冀旅游协同重点区域建设 

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要依托区域重大战略布局,深度聚焦重大战略性举措,推进京津冀旅游区域协同发展重点协作区、试点示范区。具体而言,一是应加强大运河、长城等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利用,注重丰富业态、创新产品、提高品质、优化体验、衍生发展,协同打造京津冀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二是应建立健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创新和深化奥运文化、长城文化、乡村文化等呈现方式和体验质量,着重做好冬奥遗产利用、生态价值转化、体旅融合发展、品牌共建共享等工作。三是应以拒马河主水系和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轴线,协同衔接房山和保定文化与旅游资源,构建生态水岸廊道和山地户外休闲廊道, 以十渡、青龙湖、白石山、易水湖、白洋淀等休闲度假板块为组团的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空间格局。四是应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契机,强化天津市国家级会展中心、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的运营能力,提高京津冀在商务、会展等方面的协作水平,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商务会展旅游协作区 。五是应整合平谷、宝坻、遵化等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探索两山理论的旅游化发展路径,建设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和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区。六是应依托京津冀滨海文化和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港口城市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鼓励天津、唐山、沧州重点发展邮轮、 游艇、游艺设施等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提高产业附加值。七是应增强通武廊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 ,处理好北运河的形与体、河与岸、航道与城镇、物化与非物化、运河文化与文化运河之间的关系。以北运河文化为核心, 区域联动发展为手段,共建北运河文化带,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 ,传递大运河文化声音,构建大运河文化标识 ,创新大运河文化业态, 丰富大运河旅游产品,提升大运河赛事组织,优化大运河体验模式,不断提高沿途地区旅游市场的活力,充分利用大运河廊道空间,着力打造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赛事长廊,促进通武廊地区文化和旅游要素流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旅游业协同发展。

此外,应重点推进琉璃河遗址公园建设,努力建成全国文化中心的一 张“ 金名片”,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遗产;加强琉璃河遗址公园、周口店猿人遗址、云居寺等资源之间的协同,共同打造北京源文化为核心的“ 北京记 忆”品牌,打造独一无二的京西南精品国际旅游线路。重点发挥燕山、太行山等自然山系资源在京西南协同发展中的作用,以京西古道、太行八陉等古道徒步资源为切入点,逐步构建燕山、太行山国家步道系统, 以太行山旅游高速公路(接 109 国道北京段)为重要支撑,加强道路两侧资源的利用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主题驿站的休闲化改造,利用道路沉淀的文化和历史资源进行主题化业态配套创新,逐步构建北京西南部与河北之间的自驾廊道系统。加强风景道两侧纵深资源的梳理和衔接,从“大动脉式”的游客流动转向“毛细血管式”的游客流动,形成自驾道、骑行道、徒步道等交错衔接的风景道“生态结构”,构建北京 西南部与河北之间的贯穿性产品的体系化基础。

(五)建立健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众多利益主体,旅游业协同发展的贯彻实施需要坚实保障。具体而言, 一是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市领导、部门协调、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二是应完善协同机制,全面落实旅游领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机制,建立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主管省(市)长之间重大事项沟通机制和文化和旅游厅( 局)长定期沟通机制。持续优化年度性协同发展论坛研讨机制,建立京津冀旅游发展大会与区域协同发展论坛轮流套开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对口支援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三是应强化人才支撑,鼓励京津冀政产学研各方合作共建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京津冀旅游院校联盟和新型旅游智库。四是应强化政策保障, 围绕链化发展形成链主培育机制和链长负责机制,确定区域内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点担当与主体领域, 围绕着需求链推动服务链、供应链、价值链、利润链的构建,有针对性地配套金融财政支持,以链长推动链主,链主带动周边,实现共生共富。

五、结语

由于旅游所具有的空间流动性及产业综合带动性的特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文化和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快速推进,从资源开发、 市场营销、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政府间文化和旅游合作等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同时,受限于资源重合性、线性产品缺乏、 经济发展制约性等,三地之间在产品协同开发、 市场联动营销、区域水平分工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在系统性协同发展框架的基础上, 着重围绕着重点毗邻地区、重点项目 、重点产品和重点领域加强率先协同突破,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同时,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还需要加强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率先探索景区文化评价制度,推动文化解说系统性变革,让厚重的文化和历史通过时尚的方式更好地表达和传播;积极实施文化的“ 双创工程”, 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消费升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算法迭代、科技融合来推动文化形态的创新性发展,让新的文化形式丰富旧的文化图景;从客源结构、创新能力、传播影响、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品质保障、信号机制等多个维度,共同探索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的路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旅游休闲,有效改善旅游城市的文化氛围、引导旅游城市的文化认知、凝练旅游城市的文化形象、提升旅游城市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促进国际消费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致谢

感谢宋昌耀 、刘怡君在本文写作中给予的帮助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翁钢民等.京津冀旅游—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时空演进与空间差异[J] .  经济地理 ,2021( 12) :196- 204.

[2]  孙久文 ,高宇杰.新发展格局与京津冀都市圈化发展的构想[J] .  北京社会科学 ,2021(6) :  95- 106.

[3]  唐承财 ,孙孟瑶 ,万紫微.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J ] .  经济地理 , 2019(10) : 204- 213 .

[4]  李平生.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J] .  北京社会科学 ,2007(2) : 71- 77 .

[5]  殷平,杨寒胭 ,张同颢. 高速铁路网与京津冀旅游:空间作用与结构演化 [J] .  旅游学刊 ,2019(3) :  102- 112.

[6]  崔丹 ,李沅曦 ,吴殿廷.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增长 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J] .  地理学报,2022( 6) :1391 - 1410.

[7]  李刚.京津冀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对策[J] .  社会科学家,2022(4) :  68- 74.

[8]  陆相林等.基于能级提升的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J]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 ( 4 ) :  98 -103 .

[9]  翁钢民,李慧盈.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与整合路径研究 [J]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3) :  369- 372.

[10]  戴斌 ,黄璜.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理论建构与战略设 以京津冀为例 [J] .  人文地理 ,2016 ( 3 ) :128- 135 .

[11]  徐程瑾,钟章奇 ,王铮.基于 GIS 的京津冀核心旅游圈构建研究 [J]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 2) :103 - 107+ 130.

[12] 白长虹,妥艳媜.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J] . 旅游学刊,2014(11) : 16- 19.

[13] 刘思敏.京津冀一体化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旅游学刊 ,2014(10) : 16- 18.

[14] 宋昌耀 ,郅倩 ,厉新建.京津冀旅游用地市场演变特征、问题识别及成因分析 [J]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 : 70-78.

[15] 王斌,陈慧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J] . 经济地理 ,2011(12) : 2128-2131+2143.

[16] 赵磊 ,吴文智.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旅游系统发展机理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9) : 8-20.

[17] 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 . 旅游学刊 ,1998(1) : 20-24.

[18] 孙振杰.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协调演化[J] . 企业经济 ,2018(8) : 167- 174.

[19] 陈怡宁 ,唐元 ,范梦余.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探索[J] . 前线 ,2018(9) : 68-70.

[20] 陶静.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 . 商业经济研究 ,2019 ( 2) : 171 -173.

[21] 杨丽花,刘娜,白翠玲.京津冀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 . 地理科学 ,2018(3) : 394-401.

[22] 陈永昶 ,王玉成.智慧旅游驱动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理与路径[J] .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 62-70.

[23] 宁泽群等.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联动发展:模式 、对象与路径[J]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 106- 116.

[24] 王超,郭婷.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对策研究[J] .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4) : 29-33.

[25] 孙振杰 ,张心怡.新形势下京津冀旅游深度协同的路径转向与机制优化 [J] . 全国流通经济 ,2021(28) : 126- 128.

[26] 王晓丽 ,王露.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休闲旅游产业链优化研究[J] .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 : 90-96.

【作者简介】  厉新建(1973 — ) ,  男 ,浙江东阳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67) 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