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指导我们的文化发展、让文化与我国发展融为一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繁荣
一是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立场。要解决文化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二是坚持文化建设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文化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在文化发展中,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新时代,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文化发展成果的受益者。
三是推动文化繁荣,必须以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满足人民个性化、品质化的文化需求。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的文化强国建设
一是掌握文化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二是掌握历史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再到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党始终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任务,以及制定相关的文化政策。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从历史深处去看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三是掌握文明发展权。要发展文化的精神动力、经济支撑力和文化影响力。文化强国以经济繁荣发展为基础,人民在精神、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复兴,表现在强大综合实力的显现和民族自信心、世界影响力的彰显,体现出中华民族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三)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只有植根本国和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立足鲜活的社会发展实践,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二是秉持开放包容,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在同其他文明交流、碰撞、互鉴中,吸收借鉴了世界各地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和当代中国实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