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京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一)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针对上述三个制度体系的影响,我们不断进行改善,比如淡化GDP考核机制,加强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化发展等方面的考核。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大城市,所以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对我国产业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如许多城市都在根据“一城一策”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对北京而言就是要加大保障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的供应,促进商品房、保障房平衡发展;二是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政府要将优质项目列入白名单,开辟绿色融资通道;三是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比如限购政策、税收制度等。
(二)推进向数字经济转型
《北京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基本建立,进入国际先进数字经济城市行列;到2030年,全面实现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实际上,数字经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产业化,也就是数据要素本身,即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储蓄数据要素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也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推动各行业以及城市、社会管理的效率提高、功能发展以及智能化发展。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对北京的经济、科技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更进一步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都要建立在数字经济的基础上。
具体来说,数字经济能帮助我们解决需求、供给以及数字政府建设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需求角度看,主要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三个方面。比如,出口需求主要是我国的制造业产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产业链也比较齐全,特别是新能源领域。投资需求主要是服务业、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方面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出口也从劳动密集型产品慢慢转变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机器设备、半导体等高技术产品的占比越来越大。消费需求主要是随着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甚至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这一需求的不断升级。
二是从供给角度看,主要是需求的升级对供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要求生产端、提供服务端提供相匹配的产品、服务,也就需要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搭建数字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决策效率以及组织体系、生产体系、流通体系的一体化程度,以适应这种现代化需求的快速变化,如多样化、小批量化、非标准化、定制化等。也就是说,从生产体系到决策体系都要是柔性、弹性的,且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就一定需要依靠数字技术进一步智能化。
三是从数字政府建设角度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对政府干部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越来越高,对数字技术趋势的把握程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我们的政府至少要能够把握整个行业具体的发展趋势,其管理水平也要越来越高,同时要能够鼓励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坚持先立后破,也要允许失败、提倡试错精神。此外,政府还要处理好与民营企业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民营企业有国企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在创新方面也存在短板,那就是解决不了那些投资周期长、回报期也长,投资量又大的事情,像未来科学城这样的项目就只能由实力雄厚的国企来承担。民营企业是灵活的,其技术创新能力、适应市场能力都强。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民营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中小民营企业解决就业、提供税收,以及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作用。
(三)优化营商环境
我们要针对性地建立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作用,特别是要重视企业的感受,因为企业的感受是营商环境好不好的第一评价要素。在2017年之后,我国在世界银行体系的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迅速提高,就是因为我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所以,2017年后,四个“一线城市”都开始重视营商环境和企业的感受,以此为标准进行改革,后来又有重庆、杭州等创新城市加入,其中一系列好经验都十分值得推广。更进一步的是,我们要重视企业的感受,就一定要搭建好企业和政府之间沟通协调的平台和机制,也就必须依靠现在的数字化技术,使之更为便利化。
(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北京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人才、教育、科技。在人才方面,我们必须要统筹规划、统筹发展。在建立人才高地方面,北京也进行了很多规划,比如大兴、通州、顺义都有国际人才社区。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在广泛引进国际人才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堵点、痛点。所以,在人才服务政策上,我们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要秉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坚持不懈把改革推行下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