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文化论坛9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作者:孙蕾、唐佳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4年9月19日,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在京隆重开幕,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贺信精神,打造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平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自信自强、走向复兴的根基。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其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洋溢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充分发挥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全面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奋进当下,以举办2024北京文化论坛为契机,搭建起文化交流合作之桥,讲好北京故事、擦亮文化名片、弘扬中国精神,让中外人民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进理解和友谊,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应有之义,也是展现当代中国风采神韵、繁荣生机的鲜活注脚。
以会为窗,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古都北京,文脉悠悠。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庄重壮美的南北中轴线、活力四射的CBD商圈、绽放新颜的首钢园区、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碧波荡漾的大运河,一个个具有北京特色、传承中国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闪亮地标串珠成链、点线成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见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彰显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放眼当下,透过2024北京文化论坛这扇窗口,历史与现代交汇,传承与发展并举,弘扬好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充分展现北京这座城市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文化特色,推动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保护传统和融入时代相协调,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必将更好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以会为媒,升腾中国文化自信自强新气象。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互鉴、交流,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为此,新时代以来,从实施《复兴文库》重大文化工程、全面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到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成立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再到建设长城、大运河文化公园,打造王府井戏剧谷、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区、天桥现代演艺群落……一项项重大文化建设举措、文化惠民工程相继推进,持续增强着14亿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以举办2024北京文化论坛为媒,让这些承载着中国文化基因、传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地标、历史文物“活起来”“潮起来”,使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打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必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升腾中国文化自信自强新气象。
以会为桥,书写文明交流互鉴多彩画卷。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历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也是对外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出发地。揆诸当下,充分发挥2024北京文化论坛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起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一流平台,促使北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深化交流合作、共谋文化发展,共同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走进中国,让更多人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守护者,这既有助于赓续千年文脉、增进文化自信,也为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增添生动注脚。
共赴北京之约,赓续历史文脉。眼下,期待北京以办好2024北京文化论坛为载体,全面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视频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