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实践面对面!
“爱我国防”全民国防教育宣讲专场报告会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有一群人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
以钢铁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
筑起守护家国安宁的长城
他们或许鲜为人知
但他们的壮举如同闪耀的灯塔
指引着青年奋进的方向
9月23日上午,生动实践面对面——“爱我国防”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中国人民大学专场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活动是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项目的专题活动,旨在让青年学子通过与榜样人物面对面交流,感悟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争做挺膺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爱我国防”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张茂忠、李峰威、尹龙、王晓辉、刘洋、祝嘉越6位宣讲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深刻鲜活的国防教育“大思政课”,引领同学们筑牢国防意识、强固国防观念,激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熔铸使命担当,厚植爱国情怀。
市社科院(市委讲师团)相关领导、校团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各学院师生代表140余人。
报告会上,六位宣讲员结合自身经历与个人感悟,从历史事件、时代使命、青年担当等多个角度切入,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国防建设进程中的典型事迹,以小见大、以情见理,生动再现国防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有着30年军龄的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张茂忠讲述了在边境防御作战时,带领全班与敌人连续激战五个昼夜,打退敌人41次进攻的故事。他与战友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表示,保家卫国、捍卫祖国尊严是融于中华儿女血脉的责任与担当,身为中国军人,自己责无旁贷。
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班”原副班长、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李峰威讲道:“要当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坚持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三十多年来,他致力于在百万建筑工人中加强国防教育,开展“雷锋精神进工地”活动,让雷锋精神在国防建设中激发更加蓬勃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退役士兵尹龙分享了他在仪仗队的训练故事,以及他退役后在新岗位上的故事。在阅兵场上,他以坚定步伐展现军人形象;在海外,他以司礼情怀诠释大国风采。退伍后,他成立国防教育团体首都仪仗老兵志愿服务队,只因心中始终饱含对祖国的爱——只要国防教育事业需要,他的宣讲就不会停止。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王晓辉讲述了参加联合国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维和行动的经历。在硝烟弥漫的异国他乡,他于万里之遥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真切感受到中国是世界和平与安全事务的建设性参与者,深刻感悟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国防动员志愿者、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洋分享了人防工程“北京地下城”的故事,并向同学们介绍了现代人防工程。她表示,我们要铭记那段全民参与国防建设的历史,在党的领导下,持续提升全民国防意识、携手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曾在共和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服役、戍卫祖国万里海疆的祝嘉越讲述了他退伍后在国家基层治理战线继续守护人民的故事。祝嘉越退伍后成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他坚信军人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始终怀揣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工作的一点一滴中去。
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国防宣讲员结合自身经历,对如何坚定信念、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实现个人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和交流。
当被问到在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中是否曾感到害怕时,张茂忠回答:“紧张和害怕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军人的使命和职责要求我们不能退缩,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这种信念也支撑着我们。”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在全身27处负伤,肠子流出来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提及是如何坚持完成阅兵式的高强度训练时,尹龙回答道:“仪仗方队的选拔非常严格,每个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我也有过失误,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是军人的信念和荣誉感始终支撑着我。前辈们总是教导我们,作为军人,要不怕苦累,勇于奉献,敢于担当。这些教诲成为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当被问到军旅生涯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时,祝嘉越回答:“军旅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将困难视为成长的机会。在防汛工作中,我坚持冲在前线,以身作则。在基层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纪律性和责任感。”
宣讲员勉励同学们在学习工作中要坚定信心,不懈耕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攀高峰,同时,要持续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面对责任敢担当、面对困难不退缩,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努力奋斗。
心得感想
很荣幸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国防宣讲教育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聆听模范故事、与革命前辈面对面。期间,我认识到了为捍卫祖国边境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把“雷锋精神”带入工地一线的岗位标兵、向世界展示中国风貌的仪仗老兵、远赴境外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军校教授、扎根一线传承北京人防历史的志愿者,还有毅然奔赴基层服务人民群众的退役青年。他们的经历催人奋进,为我个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将继续扎实专业学习、于实践中练强本领,自觉将青春“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之中,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科生
王思翰(退役大学生士兵)
今天聆听六位前辈讲述的国防故事,备受触动。战斗英雄张茂忠讲述他坚守阵地,因为条件恶劣长时间不刮胡子,而被战友们叫作“大胡子班长”的故事,现在听来依然能感受到前辈们坚守阵地、视死如归的坚韧与勇气。茂忠班长告诉我们,年轻人应当多吃苦,敢于吃苦,以坚韧的精神克服前进路上的挑战与困难。嘉越班长讲述他退役后的工作故事,他将军营中不怕吃苦不怕挑战的精神延续到基层日常工作中,主动挑重担、扛红旗,奋战在服务人民的第一线。前辈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使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新入学的研究生,这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让我更加敢于去挑战自我,以无畏的姿态克服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以青春之我,汇入祖国复兴发展之江河。
——国学院 2024级硕士生
胡金超(退役大学生士兵)
国无防不立。从边防将士坚守“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初心使命,到继承雷锋精神、以信念点燃前进征程的雷锋班士兵,再到驻足万里之遥而恪尽职守、彰显祖国形象的维和士兵,正是无数的英雄以信念为指引,用誓言和生命为国为家筑起一道新的长城,守卫着万里河山与万家灯火的长明,才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可能。先辈的付出与贡献使我们倍感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在时代的交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们应铭记历史、踔厉奋发,继承发扬先辈们的精神与意志,为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哲学院2022级本科生
郑翱明
在聆听宣讲团几位前辈的真情流露后,我触动颇深。我深刻认识到国防教育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传播,更是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实践,是枪林弹雨中对战友无私的掩护,是维和行动中那抹耀眼的红,是退伍不褪色的坚守,是对先辈精神的积极传承,是为爱国之火添的薪,是为强军目标奠的基,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必学的一堂课。我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动,更为努力地投入学习生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劳动人事学院2024级本科生
唐天颖
这一次全民国防教育宣讲让我受益匪浅。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的毕业证书题词:“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在六位宣讲员同志身上,看到了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这些新时代先进人物,都用自己的行动为全民国防作出贡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作为青年党员,经过这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我对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我校时寄语我们,要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我们应当持续推进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
龚芷华
宣讲活动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忠诚担当。张茂忠同志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军人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沉热爱,这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李峰威同志的分享,让我学习到雷锋精神不仅要外化于行,更应内化于心,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追求。尹龙同志在仪仗队艰苦训练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军人的荣耀与责任,这体现在军人的职责使命上,也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刘洋同志与祝嘉越同志的事迹,生动展现了国防事业的深厚内涵,从几十年前深藏地下的防空洞到现代化的人防工程,从蔚蓝海疆上辽宁舰的雄姿到身边日常的人防措施,无一不凸显出国防责任的无远弗届。
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本次国防教育宣讲,以其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告诫我们,军人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传承他们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军人的保障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普惠的全方位多层次保障,让他们在保卫国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劳动人事学院2023级硕士生
龚睿翔
聆听先锋奋进故事,踏上坚定信仰征程
忘我奉献,才能超越自我
甘于平凡,才能升华平凡
以青春之我,护祖国之安
使命在肩
人大青年定笃行不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