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京召开

第七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京召开

10月19日—20日,第七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大会同步召开第四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暨第七届问道玉渊潭学术论坛。大会以“历史记忆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书写”为主题,旨在举国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研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全面研究、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君如,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忠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卓越访问教授冯俊等专家受邀作主旨演讲。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魏贻恒,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韩庆祥,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原主任王炳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丁贞栋,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中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图片1

开幕式上,周坚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通过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卓有特色的理论研究、深入推进理论宣传阐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本次大会的召开,是对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平台。希望与会专家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碰撞思想、共结硕果。

李中奇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北京工商大学承办此次会议,旨在携手同仁共享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发展的盛景,共同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贡献绵薄之力。

张际指出,北京市高水平推进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积极培育红色地标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思政课实践搭建了多元平台。社科理论界尤其是高校青年师生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魏贻恒指出,高校社科学者要切实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使命任务,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体系化研究阐释;大力推动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教学,依托红色资源,善用大实践课;大力推动实施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优建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师资队伍。

图片2

大会设高端对话主会场和专题研讨三个平行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建言献策。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指导,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组委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联合承办,《理论视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多家期刊协办。大会设高端对话主会场和专题研讨三个分会场。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投稿论文1116篇,经专家评审,共175篇论文获奖入选。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