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区域转型发展“加速度”
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门头沟区转型发展“加速”阶段开局之年。门头沟区将以决胜“十四五”、跑出加速度为主题,瞄准“加速”指标任务,振奋精神,攻坚突围,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三件大事
举办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国际月季大会是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是全球月季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会议。
举办妙峰山“百年民俗”活动,除传统的庙会内容外,重磅推出“重走古香道,寻觅历史遗迹”主题活动。
做大做强国内首个模型调优工场,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智能化转型,让各个行业的需求快速得到满足。
门头沟区生态村
“四大优势”集聚发展新动能
房山区委书记阳波:新的一年,房山区将充分发挥科教资源聚集、人文资源多样、生态资源丰富、基层治理创新“四大优势”,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房山贡献。
2025年三件大事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工作,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进一步推动良乡大学城全面升级,打造“花园式”大学城,联合驻区高校高标准建设良乡大学城科技园,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方位与驻区高校联动合作。
聚焦四大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定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
良乡大学城
努力实现副中心“有名更有趣”
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重点打造“三个城市”——企业友好之城、活力宜居之城和改革先行之城。
2025年三件大事
以“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为目标,打造“三最”营商品牌,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
开展“金角银边”精雕细琢专项行动、“公共艺术扮靓城市”专项行动和“七有”“五性”提升专项行动,让副中心功能强起来,城市靓起来,更有“艺术范儿”。
通过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将副中心打造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承载地;通过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将副中心打造成为数字产业化、数字生活化的引领者。
北京艺术中心
创建港产城融合典范
顺义区委书记龚宗元:2025年顺义区将围绕“平原新城看顺义”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优环境、正风气、惠民生、促改革、保安全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5年三件大事
确保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高起点投用,吸引更多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知名展会和企业落户,提升会展产业发展能级。
全力推动京密高速新国展段、通怀路二期完工通车,确保轨道交通R4线一期开工,助力提升北京东北部整体交通联络水平。
持久推动“顺义好风气”建设,进一步发挥好人好事发现、宣传和激励机制作用,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让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更加浓厚。
顺义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厚植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势能
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2025年全区将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培育区域发展新动力,厚植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势能,推动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昌平实践新篇章。
2025年三件大事
服务中央企业高质量参建未来科学城,加快中石油、中国电信等签约项目开工,推动国电投二期等在建项目建成。
加快建设生命科学创新走廊,打造“一核一带三片区”的医药健康产业空间布局,未来3至5年预计可新增高品质产业空间约500万平方米。
推动清华南口国重基地整体完工交付,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新战略,打造人才培养新平台、产业转化新高地、城市复兴新地标。
北京未来科学城
打造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2025年,大兴区将在科技赋能、精细治理、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好改革发展之路,让创新浪潮澎湃不息、奔腾向前,推动新大兴新国门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5年三件大事
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加快科技创新赋能,全力提升临空经济、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辨识度和贡献度。
以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治理,以宜居理念打造全域美景,促进城市空间与花园形态有机融合。
推动普惠托育服务提质扩面。确保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如期开学,完成3所学校建设,增加学位2880个。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格局,新建3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