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读”未来,三地联合宣讲唱响文脉新篇章

在雄安“读”未来,三地联合宣讲唱响文脉新篇章

1

正是草长莺飞、惠风和煦的阳春三月,“凝心聚力传文脉 协同发展谱新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联合宣讲在雄安容西华兴中学启动河北站首场报告会。

校园里,欢快的乐曲回荡在操场上,孩子们尽情舞蹈,充满活力;教学楼内,讲课声与朗读声交织,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而在礼堂中,宣讲员们用生动的语言,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激情澎湃,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这场宣讲不仅传递了思想的力量,更点燃了年轻一代的奋斗热情。

会议伊始,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贾伟发表致辞。

2

他说,这次联合宣讲活动是三地首次在百姓宣讲领域的协同作战,也是推动党的理论宣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三地在宣讲资源、宣讲方式、宣讲力量的深度融通,必将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津冀生动实践的故事传播远扬,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可感可亲、有力有效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报告会上,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百姓宣讲员,结合亲身经历、真情实感,讲述了自己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畿大地的实践伟力。京津冀三地领导及各界群众代表200余人现场聆听了宣讲。

3

范浩天

西柏坡纪念馆宣讲员

讲述中,范浩天将时光定格在1949年3月23日清晨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以经典历史场景串联起薪火相传的精神图谱,讲述了一代代燕赵儿女接续“赶考”的故事。

4

丁露彤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丁露彤结合几年来对雄安新区建设者的采访见闻,讲述了这座“未来之城”一步步从美好蓝图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的实践故事。这些奋斗者的故事也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雄安质量”不仅是建设数据和高楼大厦,更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5

林晓晶

北京市规自委房山分局

城市工作办公室负责人

林晓晶展示了琉璃河遗址作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的历史,缓缓揭开北京三千余年最早城市文明源头的面纱,生动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文脉渊源和魅力。

6

李晓凡

河北魏县豫剧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冀南四股弦传承人

李晓凡讲述了带领剧团一班人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从编剧选题、表现形式和舞台效果等方面进行创新,带动传统戏曲推陈出新,走出一条新路的故事。

7

谷文亭 

北京市延庆区

八达岭镇石峡村

党支部委员

谷文亭讲述了石峡村村民守护长城40年,并依托长城开展乡村振兴的故事。

8

叶晗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

安陵镇(吴桥杂技大世界所在地)

党委宣传委员

叶晗讲述了吴桥县在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杂技艺术方面所做的努力。

9

王凡

天津启阔文化负责人

单弦传承人

王凡讲述了自身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记录时代变迁的故事。

10

李炟橙

北京龙在天皮影

艺术剧院演员

李炟橙讲述了她教授学生皮影表演、唱腔、雕刻等技艺,一起创作英文、法文、俄文等多语种皮影戏,立誓要用皮影戏传播中国好声音的故事。

11

孟繁甲 

河北省省级

“乡村工匠名师”

磁州窑烧制技艺

非遗传承人

孟繁甲向观众生动讲述了自己打造独具特色新一代陶瓷产品的故事。他始终秉持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的理念,在保留磁州窑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打造出符合主流审美的陶瓷产品,让千年非遗的传承脉络变得清晰可触。

12

13

14

15

此次活动,得到了京津冀三地宣传、宣讲系统的高度重视。北京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市委讲师团团长肖峻峰,天津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河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河北省委讲师团主任,河北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吕新斌,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袁宝东出席活动。

三地联合宣讲首场报告会于2月26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截至目前,首轮三地联合宣讲已在京津冀巡讲6场活动。活动期间,三地联合宣讲活动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宣讲,多渠道、立体式、全媒体传播,用百姓视角、百姓语言,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津冀的鲜活实践,展示三地各区域各领域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体现三地协同发展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供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百姓宣讲处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