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之投资于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投资于人”是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为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投资于人”就是投资于现代化最核心的要素,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世界观、方法论。
(一)投资于“一老一小”的服务产品供给
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比如在养老方面,养老院的建设面临一个很大难题,就是缺少专业人才。现在的高等院校培养的大都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养老专业人才的院校却寥寥。而且,随着我国出生人口的减少,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学校生源骤减,经营困难。但现在,很多高校仍在培养大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也就是说,我们面临教师过剩、养老人才稀缺的局面。其实,很多老年人愿意跟年轻人在一起,也希望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教师的知识储备、沟通能力,也能胜任此项工作。如果养老服务企业可以为这些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顺畅的晋升评级通道,是不是就可以把他们转化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二)投资于教育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三)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
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四)投资于人居环境
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五)投资于人民的健康
报告指出,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严格医保基金监管,让每一分钱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六)投资于人民的安居需求
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什么是“好房子”?2025年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的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把住宅的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还有,我认为就是隔音效果要好,等等。
“投资于人”,直白地说,就是把更多资金投入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看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都在贯彻这一理念,因为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化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