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数”前行,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驭“数”前行,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105012025042900025717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29日在福州开幕。这是中国移动展位的机器人“小智”在现场操作表演。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据5月7日《经济日报》报道,日前,《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高质量数据集量质齐升。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累计建成5G基站425.1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八大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人工智能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千行百业。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在实际应用中,大模型技术成果频出。科大讯飞利用高性能算力与星火大模型构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利川市借此打造县域文旅大模型,为游客提供贴心AI服务,极大提升出行体验;中国一汽发布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开发的企业智能体OpenMind,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浪潮云洲以知业大模型赋能工业领域,帮助线缆企业提高工作与运维效率。《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4%,有力支撑人工智能训练和应用。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应用企业同比分别增长57.21%、7.14%。人工智能正从根本上变革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为各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数据要素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人工智能的腾飞离不开数据资源这一坚实“底座”。近年来,国家数据局紧紧牵住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牛鼻子”,积极作为,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支持24家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据测算,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一个统一开放、繁荣活跃的数据市场正加速成型;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已审核通过700项登记数据,为挖掘数据价值开辟新路径。未来,国家数据局还将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数据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根基。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数据高质量供给、可信流通、高水平应用的“顶梁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数据局组织多地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等技术路线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与系统化应用。面对数据价值释放过程中遭遇的数据孤岛、安全风险等难题,企业纷纷出招应对。蚂蚁密算发布“密态可信数据空间”产品,保障数据加工安全,升级通用算力为密态算力;奇安信打造大模型安全空间,构建多维度立体纵深防御体系,降低大模型应用风险,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大模型安全一体机。放眼未来,国家数据局将加快研制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划,围绕数据流通利用设施、算力设施、网络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打造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公共服务。这将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根基,让数据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充分释放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数据基础设施宛如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我们需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驭“数”前行,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让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拔得头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宣讲家网 章平周)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