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朱松岭: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 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

二、两岸融合发展初现成效

在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概念需要把握,一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里的两岸关系指的是什么关系?是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官方关系。也就是说,民进党当局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就可以重回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共同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因此,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要实现两岸官方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政策落地见效。为此,希望台湾同胞能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力量选上台,这样才能实现两岸良性互动。

二是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主要指的是两岸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两岸融合发展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当前,两岸融合发展是在两岸官方不通、民间交流不畅的条件下,大陆地区单向推进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大陆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多的台湾企业来大陆交流合作、投资发展,使他们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享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蓬勃机遇。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截至目前,示范区建设起步有力、开局良好,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积累条件。由此可见,两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尽管岛内政治氛围紧张,但两岸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却取得了可喜成效。两岸经贸往来频繁,大陆市场已然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台企台商在大陆的经营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看到了大陆巨大的发展前景与机遇。特别是在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许多台湾企业对于台湾的发展看不到希望。比如,2025年2月,特朗普曾威胁要对中国台湾生产的半导体、芯片等征收25%、50%,甚至100%的关税。3月,台积电宣布计划在美国再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生产和研发中心,并在未来几年再在美国建设五个芯片工厂。同时,特朗普仍在不断加码,要求台积电投资增至2000亿美元。特朗普以关税高压,逼迫台积电在美投资建厂,强推“制造业回流”,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全球芯片产业主导地位,同时遏制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当局仍对美国开出的种种苛刻条件照单全收,这使得很多台湾企业看不到希望,于是他们主动与大陆沟通,想到大陆发展。总的来说,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台湾企业与大陆“脱钩断链”,加速外移,但越来越多的台胞台企仍是主动选择到大陆就业、创业、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种“用脚投票”的趋势日益明显,客观上推动了两岸融合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大陆地区推出了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拓展了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有力推动了两岸融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步给予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同等待遇”。在台湾同胞层面,我们为台湾同胞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也就是台湾同胞的“身份证”,而且身份证编码规则与大陆的身份证一致,都是18位。为什么要为他们办身份证?因为台湾同胞与港澳同胞一样,都是中国公民,都具有中国国籍,为他们制发身份证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义务,而领不领这个证件,则是他们的权利。近年来,随着大陆的经济发展,惠台政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大陆申领了台湾居民居住证。然而,这正是民进党当局不想看到的,他们对取得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极尽打压之能事。可他们越是打压,广大台湾同胞就越是反抗,就越是不相信民进党当局编造的“台独”谎言。在台资企业层面,包括统一、康师傅、永和大王等一些较早到大陆的台资企业,都发展得比较好,而且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愿意到大陆来投资、发展,可谓前景一片大好。但是注意,我们这里需要辨别一个概念,同等待遇与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可以说,台湾同胞和台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但绝不能说他们享受国民待遇,或是超国民待遇,因为国民待遇与超国民待遇是针对国家而言的。如果在涉台问题上用这两个词,就意味着支持“台独”分裂立场。我们要高度警惕这一点,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对于同等待遇,我们可以理解为入乡随俗,就是在城市就按照城市的待遇,在农村就按照农村的待遇。

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两岸融合发展初现成效,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推进了祖国统一进程。

三、祖国统一的窗口期已经出现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曾提出20世纪80年代三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任务并未完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上台后大力推行“宪政改革”,从程序性修正到实质性修订,涉及“宪法”的诸多方面,对台湾的政治体制和权力分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带来了重重阻碍。为什么?台湾地区的“宪政改革”,改变了选举制度,使其“法源”和“权力来源”产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来看“法源”。台湾地区制定其他法律法规所依据的“法源”,就是他们至今仍在使用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法”,我们称之为“伪法统”“伪宪法”。1949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明确废除了“中华民国宪法”。这使其在大陆地区丧失了合法性,而并未在台湾地区丧失其合法性,所以这部“宪法”仍是台湾地区最高政治文件。其次来看“权力来源”。根据台湾地区有关法律法规,2300多万台湾人只能在所谓的“中华民国自由地区”进行选举,并选出“立法委员”和地区领导人。其中,在100多名“立法委员”中有一部分是不分区“立委”,他们代表的是“中华民国自由地区”之外的选民,这里暗含了大陆地区。尽管“中华民国宪法”经历了数次修改,也没有改掉这个基因。

长期以来,国民党一直捍卫“中华民国宪法”,认为这部“宪法”在台湾地区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并且是确认“一个中国”的宪法。而民进党则是极力诋毁这部“宪法”,认为只有鼓吹“台独”,才会赢得选票。所以,民进党不断迎合他们的“权力来源”,不管“法源”如何规定,他们只要维护好这2300多万台湾人,就能掌控台湾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民进党维护的“权力来源”吞噬了国民党捍卫的“法源”,通过不断否定“法源”的合法性,对“中华民国宪法”进行修正,最终形成的就是与民进党“法源”相吻合的新的“宪法”。显然,民进党是要把这条路走到底,除非我们用非和平手段打断其制度运行,这样才能使台湾地区的分化戛然而止。过去,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力量较为均衡,也就是说,当时台湾地区还有制衡“台独”的力量。然而现在来看,双方力量已然失衡,民进党“台独”分裂势力渐强,国民党力量渐弱,而且差距不断增大。这意味着若不加快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恐怕未来统一问题会更加复杂。

此外,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可不断扩大,“台独”势力的国际生存空间持续萎缩。国际社会开始普遍接受并尊重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为大陆推动统一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舆论和外交空间。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美西方在这方面的政治操弄。比如,美西方频繁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发起攻击,宣扬“联大第2758号决议与台湾无关”。美西方国家的这一高调“挺台”行为也为民进党当局提供了重要策应,使民进党有了“国际挺台”的说辞。

近年来,大陆地区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各项硬实力突飞猛进,已具备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实物质基础和必要能力。两岸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转变,统一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国内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祖国统一的窗口期已经出现,我们党也注意到这些声音和观点,并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历史大势和时代变化出发,作出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的重大判断。

总之,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当前正是关键的历史节点。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坚定维护和执行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坚决打击岛内“台独”势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积极争取台湾民心民意,不断巩固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用精准政策和耐心善意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祖国必然统一定能早日实现。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一博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