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首试亮点纷呈,北京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首创首试亮点纷呈,北京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据6月13日北京日报报道,首创首试蔚然成势、新兴产业拔节生长、中外企业纷至沓来……“两区”建设五年来,北京紧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拓展制度型开放,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80余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北京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布局特色园区打造产业新生态(1)XxjpsgC007313_20241014_PEPFN0A001

这是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片区内的五十六度玫瑰园(2024年10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年来,北京努力为国家试制度,开放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制度革新,打造科技开放新高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两区”建设在科技创新制度层面大胆革新。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技术在市场中加速流通与转化。首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将企业从繁琐的认定流程中解放出来,让创新的活力得以迅速释放。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的落地,为资本的流动与增值开辟了新通道。阿斯利康等221家外资研发中心纷至沓来,超九成扎根于高精尖产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更推动北京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五年来,北京实际使用外资661.8亿美元,占全国的8.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超九成。北京开放格局实现重要突破,北京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市比重从设立之初不到10%提升至超20%。

金融开放,构建多元活力新生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两区”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金融法院的挂牌成立,为金融纠纷的公正高效解决筑牢了坚实的司法保障,让投资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维护。北交所的开市运行,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首家新设外商独资期货公司等入驻,极大地丰富了北京金融市场的主体类型,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本外币账户合一试点等政策的“破冰”,打通了金融流通的“任督二脉”,让跨境资金的流动更加顺畅,进一步提升了北京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与2020年相比,2024年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增长了67.4%,达到2.4万亿美元,占全国涉外收支规模的16.9%,年均增速13.8%。

创新监管,开创跨境贸易新局面。北京海关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打通制度创新脉络,积极服务首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推首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北京外贸规模由2020年的2.3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1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在“两区”建设的推动下,北京综合保税区从1个增至4个,各自绽放独特光彩。中关村综保区成为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亦庄综保区则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天竺综保区2024年医药产业进出口货值突破千亿元,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二期竣工后推动区域进出口额实现4倍增长。

站在新的起点,北京应继续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在制度型开放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全球优质资源汇聚,为北京的高质量发展乃至全国的开放型经济建设书写更为壮丽的篇章。(宣讲家网 李军)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