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精神血脉,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赓续精神血脉,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文章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历史因精神而生动,也因精神而伟大。伟大抗战精神凝结了革命先辈的赤胆心血,凝聚了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精华,谱写了众志成城、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回望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14年历程,在敌强我弱、缺衣少粮的情况下,“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亿万国人奋起而战,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书写下众志成城抗击外侮的动人篇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今天,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我们要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奋发图强告慰先辈,在赓续精神血脉中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也不是埋没于纸堆的故事,而是前辈先贤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涌现了赵一曼、左权、吉鸿昌、张自忠等无数抗战英烈,呈现了母亲送儿抗日、妻子送郎从军、工人冒险生产、商界捐钱捐物、学生深入敌后等无数感人故事。近期,《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开幕,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展现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讲述着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雄壮史诗。一部抗战史就是一部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我们要深入挖掘整理抗战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英雄人物、感人事迹,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抗战的故事,向全党全社会注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尊崇英雄的强大正能量。

“真心为中国的人,不要说一句推诿的话,今天,此时,便即刻把自己的担子挑了起来。”革命烈士恽代英的肺腑之言发人深省。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从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从缺衣少食、民不聊生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今天,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挺立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不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以精神之光照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铭记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纪念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卢沟桥上的弹痕提醒我们,战争的硝烟虽然散去,但“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近段时间,《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等一批铭记抗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的电影进入大众视野,通过影像回望历史记忆,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狼烟四起,热血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引发广大观众共情共鸣。以史为鉴,是为了呼吁和平,是为了唤起吾辈自强的觉醒,更是为了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就是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前进道路上,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秉持先烈们不甘屈服的崇高气节、秉持爱国奉献的博大情怀、秉持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我们一定能在赓续精神血脉中挺立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作者:丁恒情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责编:王灿熙(实习生)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