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山东省招远市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来自内蒙古喀喇沁旗的农户张国利(左)与大家交流。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庆祝丰收,是农耕文明自古以来的历史传统。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山东烟台举办,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大力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贵州举办“村晚”、“村BA”、乡村摄影大赛等文体活动,全面展示新时代农民的自信与活力;山东举办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等产销对接活动,让土特产品更好与市场对接;浙江开展金秋消费季活动,打响“乡约浙里”品牌……连日来,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讲好丰收故事、农民故事、乡村故事。放眼神州大地,米袋子更鼓、菜篮子更稳、果盘子更满、肉案子更足,一幅“丰”景如画的斑斓画卷徐徐展开,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美气象。
喜看稻菽千重浪,丰收硕果映衬出建设农业强国的步履铿锵。种粮有“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做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收粮用心,连续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购销连心,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过9600亿元,土特产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名片”……“米袋子”保障有力,“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足,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书写下喜获丰收的动人篇章。在这个洋溢喜悦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为“三农”工作凝心聚力,在希望的田野上铆足干劲、接续奋斗,努力创造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景,共绘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
农民节日农民乐、惠农助农促增收,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生命力所在。今年丰收节着重打造丰收经济,除了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庆丰收促消费活动,还将启动首届全国智慧农业创新大赛,邀请全国头部主播走进丰收节全国主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助力农产品上行。同时,丰收节期间,还将举办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及技能技艺展示展演,让“粮王”“果王”“菜王”亮出十八般武艺,不仅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
金秋九月收获季,最是丰收悦人心。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广大农民享受丰收喜悦的时刻,更是全社会共享丰收果实、关注“三农”与粮食安全的重要契机。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这背后是全国各地的紧密合作与高效管理,是亿万农民在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丰收的故事正在讲述,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今年,我们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一步一个脚印耕耘,我们就一定能把丰收愿景不断变为丰收实景,让大国粮仓更丰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丁恒情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