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苏浩:深化周边区域国家研究,共筑周边命运共同体(3)

三、中国周边外交的政策实践路径

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一系列多边合作机制。从政策理念角度看,我们提出了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与民族最多的大洲,也是人类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亚洲文明为世界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亚洲国家间的文明形态与合作,自古便存在着文明逻辑、文明基因。

安全问题是国家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家间的安全合作,对国家安全和区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某些国家大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破坏国际法治。我们更需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2025年5月30日,33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成立国际调解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国际法治领域的创新之举,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调解院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家安全威胁与挑战。因此,当时的外交政策以安全为导向,旨在探讨如何维护国家主权,以及如何使新中国免受西方在军事上的压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注重构建以国家发展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因此我国的周边外交强调以发展为导向。21世纪初,我们的周边外交策略采取以整合为导向的策略。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周边外交以治理为导向。何为治理?“治”:要立规矩——建章立制;“理”:要合规则——循理尊道。中国的“道”的内涵是符合道义、符合人道、符合天道。

开展中国周边外交工作,需构建融和外交模式。此“融和”之“和”为和平之“和”,强调相互交融,同时尊重各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中国认可周边国家拥有自身独特文化、国家主权以及国家利益。通过将各国的局部利益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利益相结合,进而构建一个多元一体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跨境犯罪问题、恐怖主义问题以及极端分裂势力问题上,各国需要开展跨境司法合作与协调,甚至需采取联合行动。在经济合作领域,当前我国开展各类跨境产业投资与产业转移,实际上不仅实现了中国产业与周边国家生产的连接,更形成了跨境产业的集群与板块。

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强调要构建良性且稳定的亚洲秩序。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王瑱监审:刘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