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司法独立是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司法独立等原则传入中国后首先面对的现实是中国司法与行政不分,既没有近代西方司法制度中那样的专门法院,也没有专门的法官。清末和北洋时期一部分中国人试图努力另建一套司法系统,培养、选拔专门的法官独立从事审判,以实现司法与行政分...[详细] 时间:2014-03-24 10:10 查看:212次标签:司法行政唐仕春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详细] 时间:2014-03-24 09:52 查看:99次标签:改革利率市场化财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

  • 中国确实在迅速地崛起。今天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中国将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我自己估计届时中国中产阶层的人数将是美国人口的两倍。中国的发展模式虽然有自己的缺陷,但它是国际激烈竞争的产物,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它充满生命力,可以和西方...[详细] 时间:2014-03-24 09:45 查看:170次标签:张维为实践明型国家中国

  • 我们说改革要运用分类思维,要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就在于实际是改革的出发点,也始终是改革的参照系。什么时候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推进改革就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央结合整体实际,已经制定了总体的改革蓝图,地方就应结合本地实际,从决策到措施都进行有效对接。...[详细] 时间:2014-03-24 09:41 查看:47次标签:改革上下对称上下对齐陈家兴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学深学透、弄懂弄通,准确把握系列讲话中体现出来的六大鲜明特点,深刻领会其中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详细] 时间:2014-03-24 09:40 查看:55次标签:李从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 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思想理论建设不可一日放弃的根本导向。脱离了这个导向,对中国自身的深度研究和超前研究就跟不上,很多重要的理论观点不能及时形成共识,好的中国故事就讲不透。...[详细] 时间:2014-03-24 09:39 查看:63次标签:李德顺中国话语中国故事

  • “治理”作为现代意义的用语,自世界银行首次使用20多年来,越来越普遍地为各国、国际组织官方所使用并赋予其新的意蕴。“治理”作为比“统治”“管理”“领导”等相关语汇更广义的用语,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义:“共治”和“法治”。...[详细] 时间:2014-03-24 09:37 查看:263次标签:法治国家治理张伯里全面深化改革共治

  • 朱镕基曾经在接受日本经济学家宫崎勇采访时表示,他本人一年批出去的文件包括人民来信接近一万件,每天有无数的人打电话要求接见。根据朱镕基的谈话,我们可以推断,决策层每天既要阅读大量的材料信息,又要进行大量的决策批示,加之以其他的公务活动,工作负担非常沉重。...[详细] 时间:2014-03-24 09:36 查看:29次标签:政府决策张颖春政府体制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斯大林批判与中国的“双百”思想运动,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结构性“事件”。它的事件性格在于推动了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探讨,并打开了由于冷战而在意识形态上被绝对化了的思想对立格局,为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深化对于两种民...[详细] 时间:2014-03-21 13:22 查看:105次标签:中国革命孙歌斯大林批判 陶里亚蒂丸山真男

  •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领导的根本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伟大动力,是党执政能力的本源所在。党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给人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实际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增强人民对党的支持力、拥护力,进...[详细] 时间:2014-03-21 13:14 查看:205次标签:毛泽东邵景均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群众路线

  • 从党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我们对民主的价值和意义从来就具有高度共识,现在也应当跳出“民主是西方专利”的思想误区。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通过扎扎实实的制度设计和方案设计,富有成效地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详细] 时间:2014-03-21 13:05 查看:136次标签:核心价值观国家立场

  • 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及未来改革趋势。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追求和谐互惠的伟大实验。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是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详细] 时间:2014-03-21 13:03 查看:217次标签:国家治理政府金荣角色定位改革趋势

  • 从20年前政府官员下海潮,到如今外企白领也盼望捧上“铁饭碗”;从体制外人员对“体制内”的向往与羡慕,到社会上对“体制内”的贬损与批判……“体制内”,这一承载着丰富内涵的“标签”背后,到底映照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体制内”又会何去何从?...[详细] 时间:2014-03-21 09:14 查看:85次标签:“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国有企业

  • 客观地说,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比,我们要在提高治理能力上下更大气力。应该看到,我们队伍中的不少人,他们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要求。...[详细] 时间:2014-03-20 10:40 查看:147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制度严书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 惟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更好唤起民众对改革的热情与参与。改革,最大的依靠是人民。当下,一些改革方案“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一些改革措施在各类无形的“玻璃门”和“天花板”前止步,改革执行力不到位,会让百姓对改革诚意和领导能力产生怀疑,甚至透支政府推动改...[详细] 时间:2014-03-20 10:20 查看:23次标签:改革刘亚洲领导核心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中有许多新概念,对党风政风,对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他多次使用“担当”概念,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具有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求广大干部有担当精神,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详细] 时间:2014-03-20 10:19 查看:527次标签:习近平系列讲话孙业礼新概念担当定力

  • 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发表130多篇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讲话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详细] 时间:2014-03-20 10:16 查看:76次标签:习近平党史工作曲青山

  • 软实力必须有坚实的根基,软实力必须有硬力量的支撑。国家的繁荣昌盛所提升的硬实力与体现国家国际影响的软实力是交相辉映的。在中国理论指导下,依靠中国制度,中国道路走得越来越顺畅,这已经证明了而且还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国家软实力。...[详细] 时间:2014-03-20 10:10 查看:43次标签:国家软实力理论制度道路韩震

  •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衡量预算公开的披露质量有五个方面:第一是全面性,不能有遗漏,有些等掉的项目属于遗漏性层面;第二是相关性,要多披露公众感兴趣的;第三是及时性,目前的信息披露普遍存在滞后性问题;第四是便捷性,也就是说公众是否容易找到相关信息;...[详细] 时间:2014-03-20 09:55 查看:32次标签:政府信息公开“等等现象”

  • 拥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使命的依靠力量,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促进执政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努力赢得最广大民众的情感支撑和执政认同,持续不断地拓展和扩大社会基础。而其中的影响或制约要素包涵了多个层级和维度,它们...[详细] 时间:2014-03-19 14:18 查看:172次标签: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基础

专家专栏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