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拓展要素分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拓展要素分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维护和确保其政治统治有效性的人脉资源,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树立政治权威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凝聚力量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来说,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政治体系当中,影响执政党社会基础的要素因子既包括观念层面的,也包括制度层面的;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既包括党自身的建设,也包括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说到底,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指的是支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力量和条件,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具备执政资格和享有执政资本的先在因素。我们认为,当前党执政社会基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要素具体包括在六个方面,即党的执政绩效、党的意识形态观念、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执政绩效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首要因素

执政绩效是衡量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基本指标,是党拥有执政合法性的主要实体依据,因此它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第一要素。具体来说,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党在执政中能有效控制公共权力,顺利实现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是执政党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党的职能,提高执政效率,以执政的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1]任何政权,不论其社会制度和政治模式的性质,执政党都有论证其执政正当性的必要。靠竞选而获得执政地位的西方政党,即使执政绩效可能很差,社会民众只会对执政能力产生质疑而较少对社会制度本身产生信仰危机。这与靠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合法性来源截然不同。也正源于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被自然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当性联系在一起。其中的逻辑关联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绩效突出,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实践就忠诚进而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信心;党的执政绩效低下,人民群众对党执政实践就丧失信心,社会主义政权将面临正当性危机。所以,执政绩效的高低将决定着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性资源。

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梳理出党高度重视执政绩效的谱系和脉络。特别是在全面执政的60多年的时间里,党始终把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目标定位和政治承诺。即使是在全面改造或是艰辛探索、曲折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都力图利用相对有利国际国内环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就是在遭受严重挫折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努力通过重建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来恢复民众对其执政的正当性的认同。正如李普塞特指出:“几代人时间的长期持续的有效性,也可以给予一个政治系统合法性。在现代世界,这种有效性主要是指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2]也正是把执政绩效作为一项评价标尺,中国共产党执政才能有强大的说服力;相反,一个执政效率不高的政党,终会因社会成员失去对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而削弱其执政根基。这是为什么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原因。正如邓小平所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31420世纪90年代初,他又说:“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还拥护我们?……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3]354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也有较多的人(62%)赞同“执政绩效能力”是影响中国共产党社会基础拓展最大的因素,是其持续不断丰富和扩大执政权威的合法性资源。可以说,重视执政绩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和民本理念,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来惠及普通民众更是中国共产党绩效价值的终极体现和逻辑归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的行政功能相重合,所以党在其执政活动当中所产生的执政绩效在许多情况下与其所领导的政府绩效是相同的。

二、意识形态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观念因素

执政绩效是党的执政基础拓展的首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要素。也就是说,执政成效不可能永久地、一劳永逸地成为支配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保持经济的增长是可能的,但是这种建立在经济指标上的有效性本身是有条件的或带有某种脆弱性。因为一旦经济增长出现停滞或倒退,则可能会产生社会危机而影响政党的执政基础。在历史上,有些国家片面依赖执政绩效一度赢得了民众的政治支持,但在动荡的金融环境下却显然十分脆弱。正如现代政治学者亨廷顿指出:“在民主国家,统治者的合法性通常依赖于他们满足一些关键选民对他们政绩的期望。但是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却建立在程序之上,建立在其选民通过选举选择其统治者的能力之上。那些在职的统治者不可避免会作不出政绩,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合法性,也就会在选举中被击败。”[4]亨廷顿所提到的“政绩困局”值得我们深思。

显然,提升党的执政的正当性,光有经济增长远远不够,还需要依赖意识形态等文化观念的力量来赢取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不断扩大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执政绩效的正当性无法替代意识形态观念的正当性意义。在座谈调查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表示“党的思想价值观的包容性”是影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断扩大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进一步拓展的观念层面因素。

作为政治系统的一套信仰体系、价值观念,任何意识形态都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党性,是执政当局维护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必要工具和社会成员参与政治行动的行为准则。正如罗伯特·A·达尔所说的:“政治体系中的领袖通常维护一套多少持续和统一的信条,这些信条有助于说明和证实他们在体系中进行领导的合理性。”[5]中国共产党要扩大其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就必然要在多元思潮的变迁社会当中努力提高意识形态的代表性,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变革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因能力、知识、机遇、身份等资源禀赋的不同,有的人成为改革的受益者,而有的人则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社会分化的速率在不断加大。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不同阶层、阶级的政治诉求日益多样。如何加强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整合,形成人们内在精神生活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避免政治系统与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要拓展其社会基础,就必须充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这就反映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就要突破阶级或阶层之间的观念壁垒、简单对立或冲突,尽可能地反映广大社会成员并为其所接受,从而能将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凝聚和动员到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从客观上说,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不是凝固不变的,是在继承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吸收新意识、新观点丰富和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既要维护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性和权威性,防止意识形态资源的流失,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观念的包容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重视和寻求先进的思想文化,不断挖掘新的观念资源,这会使更多的人认同整个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的理论说服——它又反过来又为中国共产党执政铺垫合理性的思想基础,建构和引导全社会政治态度的认同符号,从而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三、制度保障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规则要素

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制度与政策可以算作影响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刚性要素。制度与政策是要为人们及整个社会良性运行提供范式,因此是具有约束性和保障性的规则。“任何政治系统都试图将系统内成员的政治能量纳入一个经常的、可预测的制度化渠道。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然难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6]因此,一个执政党执政实践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它所领导和治理的国家制度的健全和政策的完备。而制度和政策的殷实将能超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各个阶层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对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意义巨大。

在中国共产党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始终没有形成以制度为核心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模式,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较为丰富的制度资源的累积。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制度和法规的作用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无限宣扬和行政号令的肆意发布,这在一定程度削弱党的执政权威,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信任。总结这段历史教训,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明确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7]333在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高度分化的利益分配格局的现代社会当中,科学制定和合理运用一套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制度规则和政策设计,确保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在不同阶层之间实现权威性配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破解社会不公、赢得更多群体信任所要思考和面对的现实命题。唯有如此,党和政府才有可能规避非制度化政治情境中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当然即便如此,有鉴于我国多民族、鲜明差异化的地域特点,在不断修缮和健全制度与政策过程当中,执政当局也很难保证一定不会出现制度失灵或政策偏颇等有失公允情况发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