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卜辞文学研究已经走过近百年历程,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这一段卜辞文学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以便开辟卜辞文学研究的新局面。...[详细] 时间:2019-09-17 15:15 查看:151次 标签:陈桐生卜辞文学甲骨文

  • 文化是观察中国奇迹的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作为历史责任,并高度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用以指导文化实践,始终把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放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强调,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详细] 时间:2019-09-14 10:25 查看:244次 标签:闻华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

  • 月圆又中秋。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也承载着人们对家国故土的浓浓情怀。今天,让我们一起品古语、读故事,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详细] 时间:2019-09-14 10:22 查看:374次 标签:李建广家国情怀中秋节

  • 明月寄相思,家国总关情。中秋是我国传统节日,文脉悠长、思接千古是中秋节无法磨灭的文化印记。...[详细] 时间:2019-09-14 10:18 查看:206次 标签:习近平中秋佳节经典诗词

  • 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详细] 时间:2019-09-12 08:44 查看:321次 标签: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合作共赢平等

  • 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从修身齐家做起,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小事小节上、一点一滴中培育和建设良好家风。...[详细] 时间:2019-09-10 09:00 查看:804次 标签:作风家风清廉

  • 精品化、文化味十足的优质国产综艺节目,正在以向上、向好之姿迎来发展新面貌,于国际文化交流领域不断深耕,让中国文化找到与世界观众对话的新舞台。...[详细] 时间:2019-09-09 11:54 查看:508次 标签: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国际文化交流

  • 新时代,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标,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之路,为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详细] 时间:2019-09-04 13:18 查看:251次 标签:聂黎文化产业科技进步

  • 新时代,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致力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之时,有必要回顾和研讨70年来语言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问题。...[详细] 时间:2019-08-28 09:45 查看:251次 标签:张伯江新中国70年语言学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初心使命的最好表达。...[详细] 时间:2019-08-28 08:46 查看:415次 标签:韩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中国与德国,相隔数千公里;盛唐与公元19世纪,其间横亘着千余年。而堪称唐诗艺术高峰的李白诗歌,却通过近两百年的译介历程,跨越时空界限,西传德意志,在异质文化中不断激起共鸣并受到关注。现在,让我们随着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走进这徐徐展开的传播史画卷,去...[详细] 时间:2019-08-27 14:42 查看:286次 标签:张杨跨越时空李白诗歌德国

  • 今年8月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一周年。一年前,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访谈了国内数十位美育专...[详细] 时间:2019-08-27 14:29 查看:307次 标签:中华美育精神美好生活艺术家

  • 网络小说在现实题材创作上的最大弱点,就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割裂和遮蔽。面对严峻厚重的生活和复杂深沉的情感时,多数网络小说最惯常的态度,要么是无视,要么是无能。很显然,如此创作的内核不过是把当下的“现代”生活作为时间和空间的依托,而所谓“现实题材”不过是担了虚名而已...[详细] 时间:2019-08-26 15:53 查看:142次 标签:王文静网络小说审美经验

  • 史料研究的适度繁荣有助于现当代文学学科本身的研究格局重构,开放式的史料研究可以促进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文学史研究,在思维和实践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新的研究契机和观念理路正蕴含其中。...[详细] 时间:2019-08-26 15:41 查看:198次 标签:张立群史料研究文学研究

  • 顽强的作家想通过文学介入时代,来证明自己对时代的表达依然有效,由此稳固住自己的存在感。作家总是认为自己对时代有绝对的阐释权。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学的记录效用被削弱。...[详细] 时间:2019-08-26 15:22 查看:271次 标签:霍艳文学碰瓷

  •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著作之中,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好读书,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后人均视此句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引用此句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汉书》称扬雄读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魏略》称诸...[详细] 时间:2019-08-26 13:59 查看:183次 标签: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

  •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林志钧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熊十力与他论学颇多,在《十力语要》等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冯友兰对他的佛学修养颇为敬佩,曾请他审读《中国哲学史》中的佛学部分。梁漱溟在晚年曾专门撰文回忆这位挚友:“其人品之可钦敬,其学识之可佩服,为我一生所仅见。”尽管...[详细] 时间:2019-08-26 13:52 查看:221次 标签:张耀宗林志钧现代新儒家

  • 《尔雅》是一部先秦典籍词义训释汇编性质的辞书,自《汉书·艺文志》始,被列于经书之下,唐文宗时,被正式立为经书。世代学者围绕《尔雅》进行了一系列校释、整理、增广、仿作、辑佚、考辨等专门研究,渐成雅学。作为中国雅学在海外的延伸,日本雅学对中国雅学既有继承也有发展,...[详细] 时间:2019-08-26 13:51 查看:188次 标签:侯立睿雅学尔雅

  • 近代无疑是阳明学大放异彩的时代。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明清两代,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平分天下。到了近代,程朱理学失去了与阳明心学分庭抗礼的资格。这使阳明学在近代一枝独秀,受到近代思想家的高度关注,成为“显学”。...[详细] 时间:2019-08-26 13:48 查看:154次 标签:魏义霞阳明学近代思想家

  • 现代中国人对“中”的概念特别重视,比如老百姓过春节的时候,如果要拍摄全家福照片、家庭聚餐等活动,凡是坐在中间位置的,通常都是家里辈分最高的。...[详细] 时间:2019-08-26 13:43 查看:214次 标签:都城遗址中和古人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