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既是经典文艺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文艺的历史传统。它是文艺创作者价值观的最重要体现。...[详细] 时间:2018-02-05 09:59 查看:557次 标签:王晖文艺工作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口号,需要强有力的现实支撑,在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文化现实力量的体现。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保障,这要求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有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要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实...[详细] 时间:2018-01-30 08:41 查看:754次 标签:范玉刚文化自信价值理念文化软实力
相信某个理论或学说,按照这样的思维方法产生的心理意识就是信心。把“相信”这一思想意识状态坚持下去,在“信念”的支撑下产生意志的力量,可叫信力。...[详细] 时间:2018-01-29 09:43 查看:519次 标签:朱康有文化信心文化信力
24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记者会,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博物馆党委副书记、馆长韩战明就北京如何利用好文物,做响做亮文化这张“金名片”,并服务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详细] 时间:2018-01-25 15:12 查看:442次 标签:全国文化中心博物馆2018北京两会
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重点关注到了北京的“舍”与“得”。他注意到,报告的总结部分把“城市发展深刻转型”放在首位,而以往通常出现在首位的经济发展,在今年的报告中位列第三,这代表北京不再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而是注重把握城市的发展转型方...[详细] 时间:2018-01-25 15:11 查看:545次 标签:政协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实干
赵磊介绍,“十二五”时期,首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全市文创收入总值达到1.36万亿,同比增长9.4%。“这一数字表明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猛。”...[详细] 时间:2018-01-25 15:10 查看:359次 标签:文化中心北京金融建设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前沿和全局高度,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总纲,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总体部署与战略安排,而贯穿其始终作为思想支撑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详细] 时间:2018-01-24 10:17 查看:817次 标签:袁久红文化发展战略以人民为中心
我国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利用”思想的确立,表明我国正着力推动保护与利用在目的、手段以及过程等维度的全方位融合,破解保护与利用冲突的文化悖论,协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一体化实现。...[详细] 时间:2018-01-24 09:39 查看:746次 标签:王京传管理创新文化遗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群众的口碑就是城市的丰碑。我们要时刻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心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让长沙这座城市发展更有持续性、宜居性。...[详细] 时间:2018-01-22 09:35 查看:580次 标签:公共服务城市发展
艺术与人民从来都密不可分,它决定了艺术工作者必须从自身担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认识艺术的价值作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作为神圣使命。...[详细] 时间:2018-01-19 13:41 查看:817次 标签:许迪马克思主义文艺
文化自信来自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源头性解读。另外,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经验还来自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总结。...[详细] 时间:2018-01-19 10:30 查看:1048次 标签:陈燮君文化自信新时代十九大报告
城市演出市场不仅要“吃饱喝足”,而且要赚得“盆满钵满”,这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城市发展定位的前瞻性、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感、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感。2017年被称为“中国嘻哈元年”,这说明中国文化够包容,也够开放。...[详细] 时间:2018-01-15 09:35 查看:492次 标签:邓海建文化艺术文化产业
我们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切不可坐在书斋里,而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精致的瓷碟只能培育出绿豆芽,广阔的大地才能生长出参天大树。学术研究也是如此。为此,有必要提倡“五学法门”,即眼学、耳学、手学、脚学、心学。所谓“脚学”,就是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详细] 时间:2018-01-12 10:03 查看:1032次 标签:杨义中华文化文化自信优秀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党“不忘本来”“不忘初心”,不忘本来,内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追根溯源;不忘初心,才能真正浚通拓展未来的源头活水,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详细] 时间:2018-01-12 09:55 查看:1806次 标签:文化自信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鲜明阶级属性的思想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的基本作用在于维护执政的合理性合法性。...[详细] 时间:2018-01-12 09:47 查看:1029次 标签:尹传政意识形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形成于时代发生深刻变革、人民精神需求发生深刻变革、文艺亟待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处理新时代文艺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具有独具的思想品格和鲜明特...[详细] 时间:2018-01-12 09:36 查看:746次 标签:李一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文艺理论
古树下的故事会、村头的音乐会、逢年过节的游神庙会……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是雄安百姓生活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然而新区建设时无法将它们划成必须绕开的“文保紫线”,即使装进博物馆,也无法留住它们曾经的鲜活。...[详细] 时间:2018-01-11 10:54 查看:562次 标签:杨红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关乎个人成长发展,关乎国家前途命运。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鲜明底色,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详细] 时间:2018-01-11 10:34 查看:705次 标签: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生态
德化,这样一座由瓷而生、伴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正乘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风,扬帆再起航,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世界讲述新时代“中国白”的故事。...[详细] 时间:2018-01-11 09:54 查看:473次 标签:文化新时代陶瓷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建设更好适应新时代。...[详细] 时间:2018-01-10 10:56 查看:1092次 标签:张振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