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在中国日益走向海洋的21世纪,国人的海洋意识已不断增强,在对海洋开发和海权维护的物质利益诉求之外,关注海洋意识中蕴含的“平等、多元、宽容、共同发展”的内涵,以及由此孕育的人文理念,也是古代珍贵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启迪。...[详细] 时间:2018-02-24 11:16 查看:843次 标签:孙键南海Ⅰ号宋代社会

  • 优良的家风是祖辈先贤留给后代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优良家风既是严要求更需真践行,不仅关涉到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成为繁荣百姓文化生活的有力推手;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往往和以此文化为生活信念的人群自信感是紧密相联的,与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涵有的文化与信念更...[详细] 时间:2018-02-23 20:16 查看:743次 标签:家风文化十九大中华民族

  • 汉藏及多民族文明关系史研究首先通过藏汉神话体系、岩画类属、建筑样式、丧葬仪轨的比较,探析汉藏民族之间在基层信仰、意识形态领域的共性,指出其中透露的汉藏民族文明共生关系的必然性。用不同民族的战神图腾和感生神话说明西藏神话与满通古斯草原萨满文明的联系。...[详细] 时间:2018-02-23 14:47 查看:561次 标签:中华文明史汉藏文明中国文明

  • 呼吁传承传统文化自觉意识,还在于当代生活形态减少了和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具体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自觉把古典精神世界显现出来,进而提供给广大人民,给人民精神生活更多样选择。...[详细] 时间:2018-02-23 10:08 查看:734次 标签:陈来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很多学科门类销声匿迹,永远尘封在历史的河床之中。但是,千百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文艺始终与人类相伴同行,携手共进。...[详细] 时间:2018-02-22 13:55 查看:579次 标签:张江新时代新文艺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几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过《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近日发布的《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还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详细] 时间:2018-02-14 09:55 查看:632次 标签:魏永刚党的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

  •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解析“和而不同”,“不同”,是指客观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和而不同”,就是各种不同事物在矛盾斗争中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和而不同”,生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的道理。...[详细] 时间:2018-02-14 09:52 查看:691次 标签:吴铭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

  • 事实上,司马光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是名重千古的政治家,与司马迁交相辉映的史学家,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礼学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司马光是宋元以后家庭伦理思想和家族文化建设的创始巨擘,被奉为儒学教化的典范。...[详细] 时间:2018-02-14 09:26 查看:981次 标签:丁万明家庭伦理思想家族文化建设儒学

  •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廉文化与礼文化一样占有重要地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公生明,廉生威”等古训都意在强调廉洁的重要性。...[详细] 时间:2018-02-14 09:24 查看:2625次 标签:吴小雪中华传统文化崇礼尚廉

  •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详细] 时间:2018-02-13 09:56 查看:663次 标签:刘润为文艺创作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

  • 年俗是“年文化”的具体载体,我们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不是没有年的情结,而是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善待传统年俗,同时积极构建当代年俗系统,让年的灯笼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详细] 时间:2018-02-13 09:55 查看:511次 标签:冯骥才传统文化年俗文化春节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各地应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优势资源,在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注入先进思想和创新元素,使其融合历史、融入时代,打造文化精品,形成文化品牌,让文化芽苗尽快生长成枝繁叶茂的...[详细] 时间:2018-02-13 09:46 查看:631次 标签:龙和南精神食粮文化产业文化自信

  • “致中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熔铸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中,内化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当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对“致中和”这一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独有的中国智慧,有助...[详细] 时间:2018-02-13 09:44 查看:748次 标签:李海峰儒家思想优秀传统文化修身养性

  • 节日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衰,往往联系着民族主体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进退。人们喜欢或不喜欢过什么节日,并不是孤立的、完全随意的,而是和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精神生活追求相联系的。...[详细] 时间:2018-02-12 14:45 查看:428次 标签:李德顺民族传统文化春节

  • 文化是时间的佳酿,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心灵皈依。审视好春节这样一场事关每个人的传统节日文化的迭代进程,采撷有助于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形式、载体和资源,我们一定能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托举下,拥抱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美好未来。...[详细] 时间:2018-02-12 09:47 查看:454次 标签:孙佳山年味春节节日文化

  • 我是1991年8月到香港大学参加隋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时候,第一次拜见饶先生。此前半年我在英国图书馆编敦煌汉文残片目录,罗永生兄告诉我香港大学的黄约瑟先生要在8月初办一个隋唐史的国际研讨会,正是我回国的时候,建议我提出参会申请,绕道香港回国。...[详细] 时间:2018-02-11 10:41 查看:634次 标签:荣新江学术香港中文大学

  • 颜之推批评那些只会说不能做的读书人,主张学习一定要落实到应用上,或能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或能提升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在学习态度上,他反对“凌忽长者,轻慢同列”的傲慢作风,认为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之中,更存在于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要虚心向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学习,提高...[详细] 时间:2018-02-09 14:53 查看:1067次 标签:郭君铭《颜氏家训》颜之推读书

  • 文化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物品与劳务的过程中对精神满足的一种渴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应地会有量的扩大与质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也会产生新的期盼。...[详细] 时间:2018-02-08 14:15 查看:478次 标签:周小毛美好生活文化

  •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通过理论阐释、基层宣讲、文艺创作、编写通俗读物等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引导人心、凝聚人心。要找准思想活跃处、情感共鸣点,通过讲述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让人们听得进、有触动,在潜移默...[详细] 时间:2018-02-07 10:00 查看:479次 标签:刘翰辉创新发展核心价值观文化发展

  •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再次回味时发现,它的美深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兴会、玲珑、蓬勃的精神动力。籍借这“文化自信”的号角,古典诗词冲霄遐举,并向世人呈现中国文化的意识、审美和情怀。...[详细] 时间:2018-02-06 10:37 查看:1956次 标签:张向荣文化自信华夏文明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