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谜——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本书主编、中央党校党...[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8 查看:81次标签:李君如
今天,我们的改革正处在攻坚的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进一步体会到,要按照中央要求...[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8 查看:38次标签:李君如
胡锦涛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国内外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可以说,这个讲话是党的十八大之前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8 查看:35次标签:李君如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伟大时代呼唤新的理论,同样呼唤高水平的理论宣传。如何不断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中的作用,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宣传思想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8 查看:26次标签:李君如
我们通过对昆山的调研,形成了三个重要结论。 第一个结论:昆山已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用中央...[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8 查看:29次标签:李君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人权一步一步地从纲领上的要求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这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在中国人权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从197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尊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体制,开始...[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8 查看:20次标签:李君如
创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国家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必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论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重大问题...[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42次标签:李君如
我们是在全党胜利完成“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样一个重大的背景下,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这无疑有着特殊意义。 (一) 在以胡...[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34次标签:李君如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告诉我们,在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中,总要有一定的文化来...[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39次标签:李君如
在全党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好“十一五”规划开局第一仗的关键时刻,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的学习。这一举措,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及时。 首先,这是实践对我们提出的紧迫要求。当前...[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47次标签:李君如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85周年的历程,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前不久,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483次标签:李君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37次标签:李君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选举和协商两种重要形式 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是我们明确的目标,这点应该是没有异议的。问题是在中国这样的国情,包括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条件下,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形式?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不要...[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59次标签:李君如
在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个重要的认识。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政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政党的过程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一 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ldqu...[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66次标签:李君如
目前,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提出改革开放,原因在于当时的真理标准讨论造就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和民主政治发展,...[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29次标签:李君如
中央政治局在关于今年10月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那么,今天为什么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如此突出的地位...[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30次标签:李君如
内容提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江泽民同志把党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作为党的性质及其先进性提了出来。这样从文化上规定党的性质及其先进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65次标签:李君如
任何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都有一个创立过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有一个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三卷《江泽民文选》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轨迹。...[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52次标签:李君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具有独创性的意义。 重视社会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建设...[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38次标签:李君如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我祝贺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顺利召开!前不久,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根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详细] 时间:2011-10-12 00:17 查看:57次标签:李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