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政府应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法、公开服务目录,便于公民监督,让文化立法成为老百姓普遍信服、切实遵循的法律,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详细] 时间:2017-06-05 10:52 查看:539次 标签:王琳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法律
法治建设没有完成时,法治化治理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这一进程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唯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法治普及,才能为善治跑好这一棒。...[详细] 时间:2017-06-05 09:27 查看:620次 标签:刘旺洪依法治国谁执法谁普法法治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立法工作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立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人民群众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有许多新期盼,都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完善立法体制,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详细] 时间:2017-06-02 10:11 查看:1758次 标签:乔晓阳十八大立法工作依法治国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共有七章七十九条,内容十分丰富,奠定了中国网络安全保护和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框架,是引导我国网信事业沿着健康安全轨道运行的指南针,具有里程碑意义。...[详细] 时间:2017-06-01 11:26 查看:1469次 标签:王春晖网络安全法网络空间主权法律
经过陪审作出的裁判,不单是司法机关的裁判,同时也是法律与社会民意相结合的表达,能够使司法审判更集中地通达民情,反映民意,凝聚民智。...[详细] 时间:2017-06-01 09:55 查看:814次 标签:吴军辉司法陪审制度依法治国
廉政文化建设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走法治道路,法治精神是其灵魂;同时,廉政文化建设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文化基石,夯实道德底蕴。...[详细] 时间:2017-06-01 09:48 查看:709次 标签:屠建学廉政文化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古以来,国家治理都是一项十分复杂而且艰巨的任务,虽然我们无法就国家治理的全部使命作出细致的表述,但是我们通过历史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国家治理得比较好,那么人民就能够安居乐业,国民经济就能够获得稳定的持续发展。...[详细] 时间:2017-06-01 09:20 查看:760次 标签:孙宪忠国家治理民法总则
这次《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开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新贡献。...[详细] 时间:2017-05-31 09:46 查看:1273次 标签:赵大程司法部普法谁执法谁普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都属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主法治程度都不是很高,可能会重拾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维护本国(地区)的狭隘利益。这样会消解沿线国家和地区为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所做的努力,并可能由此引发投资贸易法律纠纷和风险。...[详细] 时间:2017-05-27 09:46 查看:3297次 标签:李玉璧“一带一路”法律风险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这为制定出台《意见》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基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就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详细] 时间:2017-05-25 09:30 查看:1179次 标签:张军司法部执法普法
由于现代审判所涉专业技术问题并不固定,且复杂细致、更新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再有针对性的法官培训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技术难题。为此,在注重法官专业知识与经验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基于审判中的专业“鸿沟”进行制度创设,引入知识权威来辅助法官判断专业技术问题。...[详细] 时间:2017-05-24 10:26 查看:476次 标签:傅达林司法审判制度创新审判
《意见》提出,要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今天的普法已经不再是发发传单、张贴宣传画等简单的形式,也不再是枯燥的法律条文的宣传,而是更侧重于法治的应用。...[详细] 时间:2017-05-22 09:56 查看:568次 标签:张焱普法工作责任主体
总的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等诸多领域,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不断编织细密的法网,持续强化法律打击,才能为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详细] 时间:2017-05-12 09:53 查看:570次 标签:刘婷婷两高个人信息安全法律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对我军领导指挥体制、规模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必然要求军事立法体制作出相应调整改革,进一步完善军事立法制度机制。...[详细] 时间:2017-05-11 10:42 查看:828次 标签:军事立法工作条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书记员看似是一个普通岗位,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收入,书记员工作更趋专业化、规范化,不仅要将庭审中口语化作归纳,还要忠于庭审原貌,保证记录的快、准、全、细,为法官正确评判案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同时还要认真仔细校对文书,发现裁判文书的错漏之处。...[详细] 时间:2017-05-09 13:20 查看:454次 标签:张文凌法官司法改革书记员
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的方式,就是紧紧抓住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举止两大着力点,以道德抚慰人的情感、引导人的思想,以法律规范人的行为。同时,注重道德法律相互配合、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详细] 时间:2017-05-08 09:39 查看:1887次 标签:朱勇道德法律治理
中国学者很有必要在学习借鉴有关国际法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从中国的角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来研究和评析当代国际法,敢于和善于开拓创新,逐步确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学理论新体系。...[详细] 时间:2017-05-08 09:35 查看:910次 标签:陈安中国特色国际法学法律
中国民法学不仅构建起新时代民法学的体系、概念、原则、制度和规则,而且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相关国际规则和惯例、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法制度。中国民法学研究在主题和内容上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详细] 时间:2017-05-08 09:34 查看:1359次 标签:谢鸿飞民法学中国风格民法典
法治与人治的最大区别不在于是否建立了普遍社会秩序,而在于是否能够制约公权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法治状态下,公权力运作遵循“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详细] 时间:2017-05-08 09:27 查看:399次 标签:沈国明法治国家治理民族复兴
《民法总则》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立场这一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相应的义务,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详细] 时间:2017-05-04 13:26 查看:1429次 标签:张荣顺民法总则中国特色执政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