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编者按】高铁故障了,骂!航班晚点了,骂!官员腐败了,骂!……在拥有近5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一打开网页,劈头盖脸的骂声一片,来势汹汹。令人惊讶得不能不反思:“国人的脾气为何如此之大!”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16次 标签:陈丹青

  •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189次 标签:陈丹青

  • 上世纪赴欧学艺的著名官费生,先有二十年代的徐悲鸿与林风眠,继之有三十年代的吴作人与吕斯百,到了四十年代,赵无极、熊秉明、吴冠中三位先生,成为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 2000年我初到清华美院,被领去拜...[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142次 标签:陈丹青

  • 陈丹青:鲁迅与艺术 ——2010鲁迅论坛发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谈论鲁迅和艺术的关系。我想大约说几点:其一,是鲁迅的偏爱和品位。...[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143次 标签:陈丹青

  •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26次 标签:陈丹青

  • 谁都明白不再是行政官僚为大学服务,而是大学为行政官僚服务——这样的大学,真不如没大学。没有大学的时代,渴望教育的人们还有营造大学的可能,一旦遍布这样的“大学”,则当前罄竹难书的伪教育便只剩一项是&ldquo...[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143次 标签:陈丹青

  •    “过去20年中,西方主流学者对中国做了无数悲观的预测,今天这种西方的“中国崩溃论”已经崩溃。现在国内还有一些人只认同西方模式,他们认为只要你跟西方不一样,未来就充满不确定性,甚至是死路一条,我把这种...[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534次 标签:张维为

  • 中国崛起的步伐令人震撼:1979年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8倍,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许多西方人只承认中国经济改革成功,而不满意政治改革。 过去二三十年中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ldq...[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31次 标签:张维为

  •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崛起在西方总是很有争议。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国家政权与人民对立的国度,政权是压迫性的,抱住自己的权力不放,而民众则在异见人士领导下进行着抗争。一些欧洲人,例如在奥斯陆的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就是一个放...[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339次 标签:张维为

  • 一、没有政治改革怎会有中国今日之崛起? 这个世界变化真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担心外界的恐惧,不太愿意使用“崛起”这个词来形容我国的迅速发展,但外界却偏偏喜欢使用这个词。美国媒体检测机构“全球语言观察&...[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07次 标签:张维为

  • 张维为 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博士,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著有《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英文)、《中国触动全球》等著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76次 标签:张维为

  • 几天前,挪威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主席亚格兰在《纽约时报》撰文,还是用“人权标准高于国家主权”的老生常谈为自己把和平奖授予刘晓波进行辩护。这就涉及到至少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人权标准?在现实政治中,各国的人权标准存有巨大...[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150次 标签:张维为

  • 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并把中国数千年的“文明” 看作是中国建立现代国家的包袱,也就是说中国无法形成西方意义上那种具 有现代法律、经济、国防、教育、政治的“民族国家&rdquo...[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48次 标签:张维为

  •    1987年10月,东欧和苏联的动荡已经初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来华访问,邓小平与他会晤,向他提出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要丢掉自己制度的优越性。我想卡达尔本人是赞成...[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88次 标签:张维为

  • 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海外用的比较多。在海外,中国崛起可以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事实。但中国模式有很多缺点,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模式比,包括西方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模式,中国的总体效果比他们的模式好得多。很多事情往回看会有一种后怕,如果中国当初没有主心骨,没有自...[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282次 标签:张维为

  •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371次 标签:张维为

  • 一个国家的发展,就像人的一生,主要就是关键的几步。这几步走对了,一切都会比较顺利,前景会比较光明。这几步走错了,就会伤筋动骨,甚至全盘皆输。回头看一下中国走过的30年,不能说没有犯错误,有些错误也不能说不严重,但是在最关键的几步上,我们走对了。改革开放从...[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338次 标签:张维为

  • 2008 年12月7日,我再次来到了印度的最大城市孟买。由于11天前刚发生了恐怖主义袭击,来孟买的人锐减,飞机上的座位一半都空着。我过去抵达孟买都在夜间,所以对这个城市没有什么"空中印象"。这次我特意挑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希望从空中一睹这个印度的传奇城市...[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4 查看:429次 标签:张维为

  • 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沉重代价就是环境的恶化。虽然国际社会公认,从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全球环境就逐渐恶化,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主要责任,但我们自己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也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形势相当严峻,必须认真解决好,因为这...[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799次 标签:张维为

  • 官僚主义产生并寄生于国家权力机关。本来,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新型国家,官员实现了由“社会主人”到“社会公仆”的转变,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滋生官僚阶层的温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就不再有官...[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200次 标签:许耀桐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