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十二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和重点。因此,我们既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又要继续优化政府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探索省直管县(市)的体制;还要健全...[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58次 标签:许耀桐

  • 收看了2月27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文字直播后,许多纠结的问题得以释然。特别是温总理回答网友关于反腐倡廉的问题时,其情真意切、朴实坦诚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关注国家的政治建设和发展的学者,我感觉总理对反腐倡廉问题的阐述十分到位,颇...[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54次 标签:许耀桐

  • 中国的政体改革,目前可以地方政体改革为重点,具体地说,是以县级政体改革为切入点(简称县政改革)。现在大家已逐渐有了共识,认为县政改革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那么,县政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笔者认为,县政改革是以县(包括县级市、县级区,以下简称县级)的行政区划建...[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67次 标签:许耀桐

  • 近来,在我国政治生活领域,“组阁制”的消息时有所闻。如,江苏省睢宁县教育局于去年9月推行“校长组阁制”,给新聘任校长选拔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权力,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提高教学质量。又如,重庆市忠县...[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288次 标签:许耀桐

  •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重庆人纪念孙中山,最容易想到他首次提出三峡工程的宏伟设想,从而使重庆有了直辖市的机缘。但可能不少人已经遗忘,孙中山曾计划以重庆而非广州为革命根据地。这就必须谈到孙中山极为倚重的重庆人---曾任四川省长和广东省长并是“中...[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353次 标签:崔之元

  •    第一,重庆国资可以总结成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通过公有财产,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重庆无论是国资补贴微型企业的创办、还是降低民营企业的所得税,都是通过国有资产增值后藏富于民,遵循的是国民共进的思路,在增加财产性收...[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75次 标签:崔之元

  • 上周四,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当选中央电视台2010年年度经济人物。他获奖的原因是带领国开行创建“开发性金融”。所谓“开发性金融”,是相对于原来不计成本的“政策性金融”而言的,它既要...[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74次 标签:崔之元

  • 崔之元:赫希曼“私人利益和公共关怀的循环周期”的启示 ——和讯网年终访谈 问:层出不穷的假酒假药,甚至有毒的婴儿奶粉,是否说明中国人的价值观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88次 标签:崔之元

  • 崔之元:非政党式竞争选举——中国政治改革新思路   中国像一部未完稿的巨大奇书,召唤着人们去“破译”、“解读”和&ldquo...[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209次 标签:崔之元

  • 如果说之前30年的改革使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通过激发社会个体的活力得以实现的话,那么中国未来30年发展所要完成的社会建设,则必须通过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与能量来实现 社会建设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任务...[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349次 标签:林尚立

  • 任何政治发展都不可能是抽象的,相反,都是以现实的发展为基础,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现实发展为使命。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 中,政治发展并不是为民主化而民主化,而是依据现实的社会发展逻辑和可能,为民主化的发展积累和创造各种政治资源。...[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694次 标签:林尚立

  • [摘要] 建构反腐败体系是政治体系得以健全和巩固的内在要求。反腐败体系建设与政治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政治体系特性能够在反腐败体系上得到直接的反映。中国为建构反腐败体系而进行的努力,是中国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中国政治体系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反腐败体系是以政...[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559次 标签:林尚立

  • 【内容提要】党内民主与一般的民主不同,既不能用一般的民主来套党内民主,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将一个政党的党内民主套用到另一个政党。发展以党内派别为基础的党内民主,会从根本上搞垮现有的政党制度。党内民主是以组织团结为取向的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 正...[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376次 标签:林尚立

  • 一、 政党与组织化社会:非政府组织的空洞化 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努力出现在十九世纪末。鸦片战争在使中国意识到自身落后的同时,也认识到现代国家的力量。为了引进西方制度,迈向现代国家,中国的最初努力是对传统的帝国体系进行自我变革和改造,出现了戊戌...[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613次 标签:林尚立

  • [摘 要] 以民主化为取向的政治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其战略选择和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三十年。中国三十年成功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政治长期有效作用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政治的有效性是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基...[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567次 标签:林尚立

  • 林尚立:革命与乡村:中国的逻辑 ——读《革命与乡村》丛书 研究中国问题,谁都绕不过乡村。正如当年马克思对恩格斯讲的“解开东方社会的钥匙是土地公有”那样,解开中...[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338次 标签:林尚立

  • 虽然在过去三十年发展中,我们在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大局中为政治发展寻找了合理的定位,并使其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已经解决了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从整体上讲,我们目前还是通过既有的制度、组织和价值资源的开发来保证政治有效...[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832次 标签:林尚立

  • 《上海国资》:重庆和成都的户籍改革现在外面议论比较多,您怎么看? 曹锦清:农民的城市化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城市化。城镇化,也就是农民向乡镇、县城流动,这在目前是没有太多问题的,有些县城还有鼓励措施,但是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农民...[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81次 标签:曹锦清

  • 关于这个主题我今天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转型与发展观,或者叫做发展战略。第二个问题是新农村建设是新发展观为“三农”问题的解答。第三个问题是农村组织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每一个问题我希望能够花半个小时到45分钟能够完成...[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262次 标签:曹锦清

  • 曹锦清:宋以来的乡村组织重建——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235次 标签:曹锦清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