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对“铸魂师”们提出明确要求,勉励他们“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详细] 时间:2019-03-06 09:06 查看:324次 标签:金苍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引领风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详细]
时间:2019-03-01 09:19
查看:364次 标签:赵永平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里悬挂着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对家风的珍视,在小心翼翼的拂拭中得到淋漓展现。
...[详细]
时间:2019-02-28 09:20
查看:522次 标签:张凡家庭第一个课堂
快有快的追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曾引领深圳蛇口闯出了开放发展的新路。“拼命黄郎”黄大年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作为座右铭,留学回国后惜时如金,夜以继日地带领团队填补“巡天探地潜海”多项技术空白。无数事实表明,行动是最美丽的风景,珍惜时间马...[详细] 时间:2019-02-26 08:41 查看:315次 标签:王跃岭快思维慢思维
最近,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持续引发热议。在系列剧第一部《回家》里,3个家庭、两代人因生活环境变迁和思想观念差异产生种种矛盾和裂痕,但骨子里那股对家的共同眷念、对血脉亲情的深情怀恋,支撑他们历经风险磨难、克服利益诱惑,最终阖家团圆。心灵中的家园情愫让人魂牵梦绕...[详细] 时间:2019-02-25 08:40 查看:304次 标签:李斌家道颖颖家庭文明
开春之际,大地万物复苏,花蕾含苞吐露,预示着朝气和希望,也提醒人们惜取好春光、奋斗正当时。
...[详细]
时间:2019-02-22 09:17
查看:399次 标签:李斌伟大事业奋斗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读唐代魏征所写《述怀》中的诗句,很难不被作者的格局与胸怀所感染。人生路漫漫,能不能砥砺志气、激发意气,的确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发展、精神境界。
...[详细]
时间:2019-02-19 09:48
查看:326次 标签:李慧勇魏征精气神
十几年前,一位老领导发现办公室给自己配的是金属壳热水瓶,坚决让办公室换成普通塑料壳的。他说:“在利益面前,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没有不一样,就要一个样。有时,还要主动让。”
...[详细]
时间:2019-02-18 09:13
查看:336次 标签:陈峰思想病变党员干部
“英雄起于阡陌,壮士拔于行伍”。我们常说,基层一线是实践的火热疆场,拥有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堪称人才成长的沃土。与此同时,基层也遍布“棘手事”“矛盾窝”,做好基层工作委实不易,很考验人的能力、定力与心力。
...[详细]
时间:2019-02-15 09:10
查看:348次 标签:李浩燃基层干部基层治理
《警世通言》记载,苏轼拜谒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当然以为菊花在深秋盛开且耐久,怎会风吹花落“满地金”?于是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日秋风过后,苏轼看到自家后园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不...[详细] 时间:2019-02-14 08:51 查看:244次 标签:燕祖涛不懂装懂懂装不懂警世通言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详细]
时间:2019-02-13 14:41
查看:866次 标签:宋威燃点内心的火焰
春节刚过,不少人回味,这几天只与亲人团聚,过得清爽,过得惬意。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到,这些年来人与人的交往就像潮水退去一样,渐渐地安静下来了。...[详细] 时间:2019-02-12 08:49 查看:185次 标签:徐文秀无声的联系热线联系
一位友人致贺新春时说,追梦中的出彩人生,需善待“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成功与否,可为镜鉴;今天机不可失,须倍加珍惜;明天咬定目标,必达“诗与远方”。
...[详细]
时间:2019-02-11 09:33
查看:358次 标签:马祖云昨天今天明天抓住机遇
临近春节,思亲情感急剧升温,文化乡愁浓烈释放。春节这道文化命题总是令人回味无穷,越是深入咀嚼,越能品味到文化自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详细]
时间:2019-02-02 09:47
查看:203次 标签:李斌春节文化中国文化
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详细] 时间:2019-02-01 10:22 查看:185次 标签:桂从路中华国宝历史文化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历史之于国家民族,犹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丢失了记忆,就丢失了自我;国家民族丢失了历史,也就丢失了现实和未来的依凭。...[详细] 时间:2019-01-31 10:18 查看:623次 标签:盛玉雷历史敬畏之心
读史寻正路,明史通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多读一点历史”,就是因为历史中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起伏,隐藏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必须具备历史的大视野,读懂历史的大逻辑。...[详细] 时间:2019-01-30 09:29 查看:349次 标签:白龙历史逻辑文化基因
透过遗迹,历史可以被触碰;透过书本,历史可以被读懂;而透过那些鲜活的人与事,我们能与古人心脉相通,与历史同感共情。
...[详细]
时间:2019-01-29 09:32
查看:433次 标签:石羚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有这样一个流传了80多年的“信念树”的故事:红军长征前夕,江西瑞金华屋村的17名青年在村外山坡上种下17棵松树,毅然投身革命征途。然而直到革命胜利,家乡父老也没能等来他们凯旋的身影。逢年过节,华屋人都会来到这些“信念树”下祭拜烈士,勉励子孙永志不忘革命精神。如...[详细] 时间:2019-01-28 09:35 查看:478次 标签:李斌党史营养剂走向未来
人类的生活,横着去看,便是社会;纵着去看,便是历史。不断提高历史思维,把握发展大势、抓住变革时机,我们就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详细] 时间:2019-01-25 09:32 查看:356次 标签:范正伟历史思维世界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