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组织生活质量认证有助于解决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和考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可以有效推动党的领导贯穿到支部、加强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中心...[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7 查看:120次 标签:高校组织生活质量
明清时期的江南,在中国区域发展史中颇具核心性,是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样貌、基本特征以及各种问题意识归纳的试验场。明清时期江南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能够有力地观照出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统治的因应等内容,反映出江南的地方文化、政治文化、精英文化、生活文化与家庭文化等...[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7 查看:214次 标签:明清时期社会特性文化传承
在回顾已有科技伦理治理原则的基础上,笔者探索地提出了科技伦理治理原则设立的依据。科技形态是设立科技伦理治理原则的依据,并就此提出了不同科技形态的伦理治理的差异化原则。...[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5 查看:131次 标签:科技伦理治理原则科技强国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时代的洪流奔涌不息,奋发的中华儿女迈着自信刚健的步伐走入了2021年。...[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4 查看:270次 标签: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新发展理念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但这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对开放水平和开放质量的更高要求。...[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3 查看:981次 标签:高水平开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发展,“于变局中开新局”成为破局的关键一招,要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推动形成“以我为主”新发展格局,就要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推动供...[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2 查看:194次 标签:国内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国内统一大市场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最可靠的战略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甚至是绝对优势。...[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1 查看:496次 标签:国内统一大市场经济全球化行政区经济
建立现代化的流通体系是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项重要任务。这意味着过去五年集中在生产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开始从生产领域向流通流域推进。...[详细] 时间:2021-04-15 15:20 查看:140次 标签: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现代流通体系
中国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科技创新驱动、消费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型。...[详细] 时间:2021-04-15 15:19 查看:133次 标签:产业链科技创新规模经济
“十四五”规划将高水平对外开放置于重要地位,明确了以开放求共赢是中国坚持的基本方向。未来,对外开放领域最核心的内容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详细] 时间:2021-04-15 15:18 查看:128次 标签: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地位更具可重塑性、市场需求更具可挖掘性、供给质量更具可提升性、发展动能更具可培育性等特征,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详细] 时间:2021-04-15 15:17 查看:216次 标签:“双循环”格局产业链数字经济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抓住此次机遇,深挖国内超大市场规模潜力,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以自主创新促进价值链高度化,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详细] 时间:2021-04-15 15:16 查看:230次 标签:双循环产业升级价值链
产业链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链长制”是强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制度创新,有效提升了产业链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了产业链韧性,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推广,正在从“地方经验”逐渐成为“全国实践”。...[详细] 时间:2021-04-15 15:14 查看:130次 标签:链长制精准发力新发展格局
先发优势国家对后发展国家进行贸易歧视、经济封锁、技术禁令和政治施压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国际行为,也是国际行为主体相互竞争的重要体现。...[详细] 时间:2021-04-15 15:12 查看:87次 标签:封锁国际人才技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在不断提升,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部分群众对政府存在着无限责任期待。...[详细] 时间:2021-04-15 15:11 查看:251次 标签:服务型政府职责边界公共服务
新时代领导干部实现新担当新作为,应顺势而为、蓄势而发、乘势而上做到思维“上云”,不仅要主动学会最新的科技知识、积极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还要在持续转变观念的过程中,发挥“云思维”的创新性、开放性、跃迁性功能,以取得各项工作切实高效的成绩。...[详细] 时间:2021-04-15 15:09 查看:83次 标签:思维“上云”“云思维”领导干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但毫无疑问,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详细] 时间:2021-04-15 15:08 查看:649次 标签:陈宗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科技在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力的同时,也滋生了诸如蕴含争议技术风险、系统性风险、弱化情感交流风险、伦理风险和审美风险等多重技术关联性风险。对科技伦理的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的伦理挑战、全球科技伦理的发展诉求等不断呼吁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建立。...[详细] 时间:2021-04-15 15:06 查看:93次 标签:科技风险科技伦理科技政策
以空间本真性为视角,立足空间的生存性、社会性与情感性三个维度,通过对资源集聚、场所精神和情感心灵的属性分析,我们发现:城市集聚力、文明涵育与恋地情结形成极为重要,一个城市愈能给中青年的人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满足其职业发展、文化生活及个人与家庭生活的需要,让个体...[详细] 时间:2021-04-15 14:15 查看:98次 标签:空间本真性集聚力场所精神
解决“就业难”与“人才荒”的矛盾要从“促就业”切入。促进中低端的相对充分就业与兼顾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荒”的压力。依赖附加值提升的产业价值增长与产品创新的科技附加值增长,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形成培育培养人才的...[详细] 时间:2021-04-15 14:01 查看:85次 标签:就业难人才荒人才开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