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初叶,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临时政府,就曾经颁布过禁止女子缠足的法令。中国的缠足风俗开始从沿海大城市消失,并逐渐影响到内陆地区,缠足风俗的完全消失,民国政府还公布法令,对裹脚者进行罚款。 ...[详细] 时间:2017-02-10 14:32 查看:1083次标签:裹脚小脚李煜缠足三寸金莲
垂帘听政,并非宫廷政治的常态,相反,它恰是特殊情况下的救急之举,是基于长远利益的一个权宜之计。对此,定会有许多饱读圣贤之书的大臣对此不满,因此,维持内部团结,施政上不出大的纰漏就显得尤为重要。26岁的慈安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点。 ...[详细] 时间:2017-02-10 14:21 查看:547次标签:慈安慈禧同治垂帘听政倭仁
元宵节对于中国人拥有不可替代的情感意义,吃元宵、猜灯谜等各种庆祝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记忆。类似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详细] 时间:2017-02-10 14:00 查看:930次标签:元宵节国外日本韩国新加坡
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的“2016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在金鸡起舞的新春到来之际隆重推出,为广大读者献上文学祝福。共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4类体裁的20篇作品入选,每类体裁各有5篇作品上榜。 ...[详细] 时间:2017-02-09 15:06 查看:182次标签:中国当代文学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国文化文学作品
雍正皇帝年少时就酷爱读书,书读得多,眼睛也近视了。直到当了皇帝批阅文件时就不得不佩戴眼镜了。眼镜是明代万历年间才从日本传入我国的,在清朝雍正时期,眼镜还是当时时尚界的稀罕之物。追求时尚的雍正帝自然对眼镜情有独钟。据说,他在皇宫里特设了专门为自己制造眼镜的部门, ...[详细] 时间:2017-02-08 15:27 查看:1611次标签:刘建梅雍正卷发葡萄酒眼镜
1769年,乾隆向内阁谕旨,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太监就是用来使唤的,就算读一点书,无非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何必惊动朝廷选拔的学士来教他们,让他们通晓文理?前明时期太监专政的教训还不够惨重吗?对于这种弊端,“朕每深非而痛斥之”,吸取过去的教训,要严防太监干政,为了 ...[详细] 时间:2017-02-08 15:13 查看:366次标签:刘黎平太监学校本监提督三国演义太监
古代“禁烟令”虽然多,但从来没真正禁住过,如禁烟最严格的皇太极,仅因“禁不止”,竟然主动撤销禁烟令,只要求民众自种自吸,不要再到朝鲜去购买即可。如果说古代禁烟最彻底的,大概非太平天国莫属。《天条书》明确规定:“凡吃黄烟者,初犯责打一百。枷一个礼拜;再犯责打一千 ...[详细] 时间:2017-02-08 15:02 查看:363次标签:戒烟禁烟令烟叶妖草倪方六
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说:“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曹操自吹“赤壁之战是他烧船自退”虽 ...[详细] 时间:2017-02-08 14:52 查看:351次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巴丘湖烧船黄盖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里专门讲述了这个报告对他和他的“大臣”的影响:这位“身上穿着朴素的呢军装,脚上穿着质朴的黑布皂鞋,曾经历尽了千辛万苦,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的一位血战疆场的民族英雄”,“在一棵大树底下,摇着白纸折扇,给我们讲他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那个举世震惊的 ...[详细] 时间:2017-02-08 14:15 查看:366次标签:溥仪秦基伟上甘岭战犯管理所万福来
光绪帝梓宫正面被砍开一个直径约3尺的圆洞,尸体拖到棺外。棺内随葬品被洗劫一空。隆裕太后的梓宫是从上面打开了盖子,盗走随葬物。而且,把册宝箱也打碎了,盗走了里面珍贵的玉册和宝玺。 ...[详细] 时间:2017-02-07 16:52 查看:1541次标签:清西陵珍妃崇陵盗墓慈禧
乾隆元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乾隆帝焚香默祷,祷告什么呢?他说:“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 也就是说,希望能长寿,即使长寿也不敢打破爷爷康熙帝统治六十一年的记录,就干六十年,到时候不死也退位。 ...[详细] 时间:2017-02-07 16:43 查看:841次标签:喻大华永琰乾隆禅让太上皇
也有的晚清名片四周,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一幅“张宝书”的名片上,右侧写着另一个人的名字和称呼,左侧写着:上次开口借的4本书,只拿到了后2册,希望把前2册也带过来。薛冰解释,“当时名片的个头比较大,有时也被用作便笺纸,托别人办一些事情,见名片如见人。” ...[详细] 时间:2017-02-07 16:39 查看:193次标签:晚晴名片笺纸名帖古代名片
古代穷人借衣服穿并不少见,但鲜见的是“借鞋”,即所谓“借衣不借鞋”。这是因为鞋子太便宜,草、麻都可以用来做鞋,没有借的必要。所以,古代的草麻鞋别称叫“不借”。 ...[详细] 时间:2017-02-07 16:30 查看:414次标签:倪方六运脚鞋鞋翘古鞋鞋卜
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详细] 时间:2017-02-07 16:21 查看:424次标签:朱允炆朱棣朱标马皇后传位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少年、青年人的年龄,它是指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也是春天的代称了。 ...[详细] 时间:2017-02-07 16:07 查看:574次标签:春天古人青春三春阳春
张绣通过了贾诩的策划方案,果断地投奔曹氏公司,一切如贾诩预期的那样,曹操对张绣的投奔如获至宝,拉着张绣的手,欢喜得不行,还说:能让我们公司的信誉名扬天下的人,就是你们了,“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详细] 时间:2017-02-07 16:05 查看:395次标签:贾诩跳槽张绣吕布三姓家奴
除了慈幼局,南宋还出现了地方政府自行创立的其他儿童福利机构,如“散收养遗弃小儿钱米所”、“婴儿局”、“慈幼庄”、“慈幼局”、“及幼局”等等。名称虽异,功能则跟慈幼局差不多。 ...[详细] 时间:2017-02-07 15:57 查看:1268次标签:吴钩孤儿院南宋慈幼局慈幼制度
从此,谢小娥换上男子服装,流落在江湖间做帮工。她想:“在鄱阳湖口遇到的强盗,还要到江湖上寻访,才能探到消息。”便每日在码头打工,看见船上要雇人,就去应聘,靠佣工度日。在船上时,她干活勤快,人们都喜欢雇她。 ...[详细] 时间:2017-02-07 15:51 查看:119次标签:赖浩然小娥李公佐谢小娥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对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诠释的这个道理,既适用于普通百姓,也验证于尊贵帝王。汉宣帝刘询,就是出生后遭遇家破人亡,幼年时经历牢狱之灾,少年时饱受民间疾苦,即位后低调务实,并把西汉王朝推向中兴 ...[详细] 时间:2017-02-07 15:23 查看:385次标签:刘继兴刘秉光刘病已刘询巫蛊之祸
卫武公的静,是智慧谋略的一种蓄势状态,一种待发状态,即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不是做一个傻傻的美男子。为静而静,是一种没有生机的死寂;为动而静,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宁静。人的品德修行其实和物理学原理一般,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 ...[详细] 时间:2017-02-07 15:15 查看:243次标签:美男子温润如玉叔于田淇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