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马仲良:发展社会经济 促进社会和谐(3)

发展社会经济的必要性

下面,我们谈一下发展社会经济的必要性:

一是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我们需要借助发展社会经济的途径,来解决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大量的失业人群,我们让他们到市场经济就业,第一难为这些困难就业人群,第二难为企业。人家企业不愿意要这些人:“这些人在这儿不能发挥作用,他们能力不够,政府非得让我接受,我接不接?政府找我,我给你面子,我接了真是为难”。这些就业人员也难:“我真是不愿意在那儿就业,那儿就业压力太大,我真干不了,可是你非得让我到那儿就业”。所以,就业一段就回来了,在家呆着。要么到市场经济去就业,要么就呆着,这就是二元思维。我们现在倡导三元思维,让他在社会经济里就业,包括现在政府买公益性的岗位,比如协管员都是属于这一类。像崇文区成立社区公共服务协会,西城区也成立公共服务协会,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办法。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在民政部门可以正式注册,可以吸纳这些人员,可以收费。政府很多公共服务的项目可以委托它来做,当然,政府还得指导。这样来安排大量的就业,使得一部分强势就业群体在市场经济里就业,一部分弱势就业群体在社会经济里就业。这个社会经济里的骨干和领导人也是强者,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取得比较高的收入。这样一种就业格局就会扩大我们的就业范围,尽量把愿意劳动的人都领入工作岗位,能够从就业这方面实现我们的社会和谐的目标。

二是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变福利为工作,变福利为投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变福利为工作,变福利为投资。这也需要发展社会经济。中国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要借鉴福利国家的教训,不要走向完全的福利国家制度。我们原来不太重视福利制度,对社会福利保障重视不够。现在我们很重视了,但是我们也不要完全走到西方福利国家的路子上,把困难人员全都推给政府,造成养懒汉的局面。我们应该通过发展社会经济,让吃福利、社会保障的人也去劳动,变福利为工作,变福利为投资。政府拿这个福利经费去投资办这些社会经济的实体,让劳动者在这个领域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我们福利,这样就能避免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造成福利危机。特别是低保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低保人员是零工作的,不能造成这种局面。现在有些倾向就是我们社区里有些人宁可吃低保、不愿意去做事,吃低保各种福利优惠加起来比就业更高。所以,我提出的建议就是我们应该提出最低工资,提高就业人员的各项优惠和待遇,使在社区里就业人员的收入高于吃低保,吸引他不在那里继续吃低保,让他去劳动。

三是住房管理应分为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两种类型。我们可以学习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有一部分房屋的生产和销售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按照供需矛盾来调解价格,政府只是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这个角度来进行宏观管理。政府不用价格办法去管理,主要用法律办法管理,是不是依法进行。如果供给不足、需求很乱,这个价格就往上升。有些人愿意投资就投资,就像买股票一样,有时候跌了,那是自己的事,不是政府的事。这个市场是客观的,既然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这些事情政府就管不了,你管了也没用,管不住。所以,尽管咱们一再出台控制房屋价格,但是这个价格照样在涨。这是市场经济的房地产。另一块就是划出一块地来政府建房,然后政府卖房,这一块就严格介入。什么人能够买经济适用房,公开、透明让他去买,大家都监督够不够条件。不符合条件的,对不起,上市场去买。你挣钱少,买市场里价格低的;你有条件有钱,买高档的,那是市场环境。像新加坡,公务员可以买经济适用房,因为他给国家服务,不能发财去,没有条件买商品房。政府给他一定的规格,什么级别要什么房,按照福利的价格。这就是政府的社会经济。这叫以社会经济的规则来解决目前房地产领域诸多的矛盾。

四是医疗、教育等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走向社会经济。清华大学有一次做报告,是香港著名教授郎咸平在那里讲。他说“我没有看到哪个国家医院是一个赚钱的机构,医院都是一个卫生服务机构,是人道主义机构。”我在国外看到一个病人到医院里去,医生先问你怎么不舒服了。而我到中国的医院去看,医生说“你有钱吗?没有钱你先去找钱去”。他说“听说有个医院,一个病人垂危,家属把他送来了,医生问‘有钱吗?’说‘钱不够’,‘先借钱去,借完钱再看’。家属说‘我来不及借了,你先给他治,治完了再借’。‘那不行,我们有规定,没有钱不给看’。结果这个病人就死在了医院。在这之前家属跪着给医生磕头,让他们救这个人,都置之不理。”他说,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化的倾向,接着批评中国的医疗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一份报告,说“中国前一阶段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是不成功的”。我是这么认为,前一段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化的倾向,政府的公共投入不足,让医院通过卖药或者通过拿红包的办法来弥补医生、护士收入不。为稳定这支队伍,院长也很难,觉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批医生护士就走了。我没办法,只有让他们拿红包,让他们去开大药方,去跟医药代表暗中搞回扣。

真正医院改革的方向就是一个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属于第三部门,属于社会经济。它也要收费,但是这个收费要根据病人的支付能力来收费。如果说你是有钱人,就进入市场经济的医院。国外的牙医收费非常高,有钱人才能去,一般穷人都进不起。有些药费非常高,有些住院条件好,住院费非常高,那就是市场决定价格。你有钱就住,有钱就吃。另一块属于社会经济,也交一些钱或者不交钱,政府用公共财政来补贴,用各种社会保障补贴,保证每一个人基本的医疗条件。另外,整个国家注重人的保健,通过保健花钱少,但是获得健康。而前一阶段就有点引导大家多吃药的倾向,多吃药,药厂高兴,药厂有利润。多卖药,医生开大药方来钱。所以,各个利益集团在那里引导大家多吃药,造成了大家看病难,吃药混乱。这个方向是错误的。现在我们走回来,收支两条线,收一条线,支一条线。我再怎么多给人看病反正我也挣这么多。结果有些地方看病排长队,还难,难的不是让你开大药方,难的是看病慢了,医生没那么大积极性了。现在政府压价,不许这个药涨价那个药涨价,价格下去了,企业不生产了,不够成本还生产什么。这次人大代表在两会上说,你给我定这个价我都不够成本,你给我任务我最多生产这么多,所以它不够了。很多药价格降下来了,但也没有人生产这种药了,患者还是吃不上。导致原来是贵的吃不上,现在是不贵了也吃不上了。

所以,我觉得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不能由市场化走到行政化,而应该走社会经济之路。就是有一部分还是市场化,还是有钱人去买,有钱人到医院去住。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讲,普通的药就得定价,定价以后政府补贴生产,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让你足够供应。缺了我再让你生产,再给你下达任务,让你够成本,让你盈利,这个差价由政府来解决。用这个社会经济的办法来解决现在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是个出路。

学校也是这样。学校原来是收费多,越来越市场化了,穷人都上不起学了。现在完全卡住市场这块也不行。有些人有钱,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多学点,由好老师培养,上好学校,你完全不许,这也不行。人们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所以,我认为教育的基本层次是社会性的,在超出基本教育以外的层次是市场的层次,可以让有钱人去,通过支付费用去购买更多的教育服务。市场供给、市场还是得有,但是基本的服务是社会服务,也得保证,用这个方法解决多层次的需求。

还有社区服务中心也是这样,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高层次的社区服务活动,像歌厅、台球厅,各种体育中心、各种各样商业性社区服务市场化。有钱人可以到歌厅、舞厅享受各种各样的服务,而低收入老百姓到社区服务中心唱歌跳舞、下棋、打牌、表演。这个地方价格低,低到什么程度,让老百姓足以能够交这个费用进去。这个价格不是市场供需,这个地区的老百姓收入低,那么这个价格就很低,甚至免费。我完全是赔钱、贴钱让老百姓到这儿,满足他的需求。这就是社会经济。今后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既不是行政化,也不是市场化,而是社会化,是发展社会经济。

五是志愿者服务业需要引入一定的社会经济机制,实现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志愿者服务也要引入一定的社会经济。美国把志愿者服务分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叫纯粹的志愿服务,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员不留名。比如我去服务了,我去给人家干活了,我也不留下我的名字,不要任何回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的基督教徒,他认为我去做善事,是上帝要我去做的,我履行上帝的旨意,我这样做了上帝就保佑我。作为一种信仰,完全不要名不要利,不要任何回报。也有些企业家在市场经济发了财,使很多竞争的企业倾家荡产,跳楼自杀,很多人失业,但自己巨富,心里不忍,去捐款,建学校,建医院,给社区投资。然后,自己做志愿者,干活去,不留名,不要回报,取得心灵的平衡和安宁。这部分人有的是非常高尚的,有的是一种心理平衡的需求。第二种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就是时间储蓄。如果我五十岁到社区里志愿服务一百小时,他那儿给我时间储蓄一百小时,等到我多少岁了,我有病了,这时候志愿人员、义工就给我服务,给我一百小时,照顾我,看护我,因为我有时间储蓄。美国人把这叫做社会经济,它是一种劳动的交换。有劳动的交换,就是利益的交换,就是经济,经济就是利益的交换。这种利益的交换不是通过货币做中介的,而是通过时间储蓄这种方式来实现的,通过时间储蓄这种劳动的交换叫做社会经济。所以,美国志愿者发展大量的社会经济,发展时间储蓄。因为很多人没有那么纯粹的志愿者境界,一点都不为回报,他没有,他还是要回报的。但是,他不想要货币回报,像市场经济一买一卖那样,他就想纳入义工时间储蓄。我现在还有点精力,利用下班时间到志愿者队伍做义工,将来我有了病,不用花钱,就有义工给我提供服务。如此,我就有回报。我们中国有很多人愿意当义工,愿意当志愿者,但是又愿意有回报,因为他也很困难,那就给这些人时间储蓄。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人没有温饱,还不富裕,又有当志愿者的要求,又愿意回报,那就是社会经济。

所以,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时间储蓄制度,时间银行,劳动银行。将来我们建立比较严格的时间储蓄机制,甚至能够上网,在网上把这个时间储蓄制度健全起来。现在,我们时间储蓄不健全,这儿记录了,人一变,记录没了,白记录,没有作用。将来这个必须要行使社会化的时间储蓄制度,这样就能够使义工志愿者活动持续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有些地方现在也搞这个,效果很好。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用社会经济的理论,吸引他们来发展我们的志愿活动。

六是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需要对公共服务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但不是市场经济的分析,而是社会经济的分析。服务型政府是我们政府反复提倡的一个目标。我们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公共服务上来,为广大的市民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满足群众的需求。这里面就应该有一种经济预测。政府的公共财政越来越多地投入公共服务,要不要算账?得算账。不能说我投入几个亿就是成绩,你不算这多少个亿到底得到多少社会效益?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不仅光看投入多少,还要看投入以后的效益。那怎么衡量效益?市场经济看经济效益,创造了多少利润,有多少个项目建立起来了,增加多少税收。社会领域的投入,比如向医院投入多少,向教育投资多少,向公共服务、社区服务领域投入多少,都要对它进行经济分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那个指标体系大量都是社会效益的,这就不是市场经济的分析,而是社会经济的分析。所以,我们要对社会经济的投入产出分析,使得政府每笔公共财政的支出都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像有些公共服务是不计成本的,往那儿投完了也不知道有什么效果,反正投进去了就是成功,就是完成任务,这样投的结果纳税人就有意见了。西方对政府的公共投入审计很严,纳税人都去通过种种的制度审查,政府要汇报。我们这方面还是不够。

以上六个方面是讲发展社会经济的必要性。我觉得我们可以在社区建立公共服务协会。公共服务协会有优点,它是可以注册的,可以有账号,可以收钱。居委会不可以收钱,没有经济法律地位;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可以收钱,不可以经营。而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向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可以收钱,可以向各类的单位去集资,也可以开票。所以,有一个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就给我们发展社会经济带来了合法的条件。

我们在崇文区、西城区做这个试点,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各个社区建立一个公共体系,用它去发展社会经济,提供各种服务,承接政府各种项目。我们也可以建立类似于这样一个区域级的社团组织联合会,用它来指导、扶植、引导、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政府在这里面可以给他们支持。我们发展社会经济,可以派一些有能力的人,比如说在企业里当过经理退休的,到社会公共服务协会当会长。他搞过经营,有能力,身体好,到这儿当会长,把弱势群体、愿意干活的人拢起来,找活挣钱。

时间所限,就讲到这儿,谢谢!

(根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报告人系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