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的未来
讲未来,分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新北京、新奥运。自打第二次申办成功之后,咱们原来就把新北京、新奥运作为口号,后来就作为全市所有工作的概括。过去说这个还很遥远,现在看就是明年的事了。
所谓新北京,就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是深圳当年提出来,说它到2005年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来自己又缩回去了,人代会又改了。当年,深圳提出来之后,江泽民同志到各地视察,到上海说,上海有条件,你们应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上海也提了。到北京,说北京你们有条件,也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北京也就提出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究竟什么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中央到地方、到世界,没什么明确的说法。但是,毕竟是朝着一个现代化的方向在发展。去年的时候,我看一个世界什么组织有一个白皮书,就分析说这个现代化程度,北京、上海、广州大概实现了90%。
新奥运当然是指开好奥运会了。最开始咱们的提法叫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过了没多长时间,咱们发现有问题了:自己公开承诺,要办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这就大大提高了国际社会的期望值。什么叫最出色?后来发现国际奥委会主席每次奥运会结束的时候,总要说这是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他说可以,咱们自己提就麻烦了。像雅典奥运会,还有一个半月就开了,那个主会场还没修好呢,全世界都急了,这届奥运会算完了,没准都开不成了。结果开完以后,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大家期望值低了,都觉得好。然后罗格又说了,这是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所以,咱就一个劲往后缩缩缩,缩到现在,后来总书记给定了调了。胡锦涛同志在雅典奥运会结束的时候,会见金牌报告团说了,要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第二个就是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如果说过去咱们经常搞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还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后来发现,咱们没有搞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是有连带关系的,如果把空间的布局搞好了,很多东西还是可以发展的。所以,咱们就搞了一个空间发展战略。由此又搞了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修编完成以后,国务院进行了批复。
我这儿主要讲讲批复。这个批复有这么几个要点:第一就是城市定位。国家给北京的城市定位就是这16个字,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十六个字来说,国家首都,只要中央不迁都,咱就是国家首都,这个好办。国际城市,这些年北京国际化的程度、现代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从硬件到软件到市民素质都在提高。比如说去年的中非论坛,那就是对北京作为国际城市的一大检验。咱不怵。一次把48个国家的元首请来,这是第一次。不过,咱也特紧张,给国务院打报告要放假,结果国务院没批。国务院说一要全力保障中非论坛的举办,第二全力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这下麻烦了,当时北京280万辆车,200万辆是私车,80万辆是公车,交通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最后使的招是公车市属的封存80%,国家的封存50%。但是光有这个不够,这280万辆才减少了五六十万辆,那怎么办?给市民发短信。原来是说要求市民怎么样,后来王市长亲自改了俩字,叫恳请市民予以理解和配合。市民真是理解配合,很多的车友会发倡议,好多私车都没有上路。那几天是近五年来北京的交通状况最好的几天。后来王市长特高兴,还说赶紧给罗格打电话,让他看看北京的交通,到2008年没问题,同时显示了北京的素质。因为罗格前几天刚来了,就对北京的交通头疼不已。
文化名城,因为北京是六朝古都,所以,这个也不是问题。最要命的就是这个宜居城市,什么叫宜居城市?欧洲国家认为,人口超过30万的城市就不要谈宜居。那里人口超过30万的城市很少。我那次去奥地利,带我们团的小伙子还特别兴奋地说,前面就到了我们国家第二大城市什么什么地方,人口32万。我一听,第二大城市才32万,咱通州还150万人呢。从世界角度来说,也有一个说法,超过300万的城市就不要谈宜居。北京多少人?1700万、1900万。因为人口一多,带来了很多资源的、环境的、市政设施的问题处理不了。只要人一多,哪儿看着都眼晕,哪都乱糟糟的。所以,宜居城市需要咱们付出最大的努力。
另外就是四个服务。四个服务是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提出来的,要求北京市做好四个服务。从那以后,这四个服务就成为北京市乃至每一名北京市干部的座右铭。所以,这一次,在国务院的批复里面,再一次强调了这四个服务。四个服务就是北京的天职。四个服务就是为党中央正常开展工作服务,为国际交往服务,为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服务,为市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这些年市委、市政府都是刻骨铭心记住这四个服务,而且在不断改善这四个服务。
说到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就要提到两轴两带多中心。为什么要两轴两带多中心?还是从一开始说,北京的城市发展是从62平方公里的旧城开始的,不断的发展,像摊煎饼一样,中间一个湿面团,一圈一圈,一圈一圈,扩大到现在的1040平方公里。城里堵了,修了二环;二环堵了,修了三环;三环堵了,修了四环;四环堵了,修了五环;五环堵了,修了六环。反正就每修一圈,环路的房地产、各种写字楼就起来,马上就给堵死了。这种城市发展的格局,是最便捷、最简单、最好弄的,但问题是最大的。虽然城市面积扩大到了一千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政务活动、公务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几乎还集中在城中心区62平方公里之内。所以,你看专家说了,咱们每天早晨、每天晚上都要潮汐式的运动、钟摆式的运动。市民一到上班的时候,就像潮水一样从外围向中心区集中,一到下班的时候,又像潮水一样从中心区向外围,这个就造成了诸多的问题,特别是交通拥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然可以路网加密,可以修地铁,但是从规划上来改变,这是根本措施,也就是所说的两轴两带多中心,把各个中心功能给它分解开,放在不同的区域。两轴就是东西长安街和南北中轴线。两带叫东部发展带,西部发展带。多中心就是把各个不同的功能给它分解开来。旧城区主要是政治文化中心,然后这边中央商务区,这边是金融街,这边是高科技园区、奥林匹克中心区,通州的综合服务,然后是亦庄的高新技术产业,顺义的制造业和空港,石景山也有一个综合服务的功能。把它们都拆解开,将来是一个根本的措施。
北京确定了“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我简单讲,从产业发展来说,主要是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就是产业的高级化、高度化。为什么?因为现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作为北京来说,寸土寸金,搞任何产业都是高成本的,你必须有高产出。比如过去他们说北京养猪,生产一斤带骨头、带皮带毛的毛猪,还不如花钱到四川买两斤剔骨的运回来,都比自己生产一斤毛猪要便宜。包括种粮食,种什么都不是北京的长处。那么,只有走产业的高级化,因为你有基础、有人才。所以,下一步主要是产业高级化。还是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这个适度发展是中央在批复里面专门给咱改的,咱们提的还是大力发展,中央给改成了适度发展。
从服务业来说,主要是发展知识型的服务业,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咱们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十三年,主要是为了把国际的服务业阻于国门之外。为什么阻它于国门之外?是为了经济的安全。但是现在已经承诺了,入世过渡期都过了,现在国际的服务业也要大量进驻中国。他们的制造业已经是畅通无阻了,但是服务业还有一些限制,这些限制逐渐破除了以后,对于城市来说,承接的这种国际服务业转移越来越多,北京又具备这样的条件。
还有一个就是文化创意。这个是去年新提的,什么叫文化创意?这个有争议,到底是创意产业还是文化产业?要我说,就是文化和创意产业得了。就是把那些广告、建筑、艺术、古董、漫画、电影、出版、演出等这些东西,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都归入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在这方面,除了有大量的现有资源,还有一个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储备。高端的全国各地的文化人才向北京聚集,叫北漂一族。很多人都是当地院团的台柱子,辞了职,宁可在北京漂着,为什么?北京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的吸引力和氛围。像北影门口,每天早晨都有好几百人、上千人在那儿聚着,就等着哪个剧组来个小头目,振臂一呼说来十个,都不叫名,就来十个,这就去了。这就为北京文化艺术的人才储备提供了一个雄厚的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北京除了有基础,也有光辉的范例。比如女子十二乐坊,那年市政府办公会讨论一个项目,说起来女子十二乐坊八个月在日本挣了十二亿人民币。市长就说,你看人家十二个女孩子,也不占地,也不耗能,一下就十二亿,你们整天就大项目、什么工厂,多搞点那个。这就是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魅力。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最近每年从全世界划拉一千多亿美元。咱们当然有基础,还需要努力。
另外,我讲讲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现在把新发展的重点分了六个高端产业功能区。这几个功能区主要是商务中心区、中关村、金融街、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顺义的凌空经济、奥林匹克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什么作为一个功能区呢?因为咱们在奥运会筹办之初就确立了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这些场馆要赛后利用的。我们借鉴了国际上举办奥运会一些经验,大量的场馆花了很多钱,最后就成了展览家具的了,非常浪费。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按照将来能够搞会展业来服务的。金融街和商务中心区争了多少年,市政府老平衡不下来,现在金融街又提上了功能区,为什么?前年的时候,北京市整个金融业的税收是580亿元。去年工商银行和什么银行两家改制,前九个月一算账,给北京市提供了800多亿元的税收。一下增加了300亿元。西城区去年一年的三级税收超过了一千亿,是全国第一个超过千亿的区。这主要得益于金融街的这些金融企业。金融街现在东部已经全满了,最后一座楼让邮政储蓄银行给买了,没地了。去年,市政府紧急运作,把西二环西侧拆了,能拆哪儿拆哪儿,当然儿童医院是不能拆的,月坛体育馆是不能拆的。除了这些地方,什么黑龙江驻京办事处之类的,花多少钱都可以拆。它赚钱,一弄就是几百个亿几百个亿的,拆那个楼能花多少钱。所以,这个也是作为北京市的重点功能区。
另外,根据各个区县的特点也确定了新的一批功能区。以后任何一个区县的规划、计划,包括新上任何一个项目,都要严格按照这几个区划要求来进行。比如在涵养区,绝对不能上一般性的工业项目,只能上和环境建设、生态保护有关的项目。
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环境建设。我讲了,北京的环境有一个特殊性,是地理、气侯条件特别不利。首先它是三面环山,缺少降水。中心区是一个盆地,怎么是一个盆地呢?天安门广场如果是零的话,那么,二环路比天安门广场高六米,三环路比天安门广场高十米,四环路比天安门广场高十五米。另外就是西北部沙化严重,沙尘暴不是咱想让它来就来,想让它不来就不来,没办法。春季易受沙尘的侵袭,冬季又受大雾的困扰,所以气候是非常脆弱的。脆弱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那年一次沙尘暴没有,但是到了冬天,接连大雾,到了离年底还有十天的时候,向人代会承诺的指标,还有六天指标没完成,市委市政府急了,开会协调。环保局也急了。突然,天降大雪,这一场大雪一直管到年底,来了八天的好天,不光完成了指标,还超额完成了。去年十四次沙尘暴,是历史上最多的,市政府到四月份的时候急了,市委常委会开会讨论怎么办。刘书记有句话特别精辟,叫人要努力,天要帮忙。这个环境就这样,天果然帮忙了,到七月份的时候,七月份31天,下了29天的雨,弄了30天的好天。
咱们从1998年开始,实施环境治理。一年一百多个亿,现在一千亿的投资已经进去了,好使的招基本上都使得差不多了。所以,这个非常难。去年那次沙尘暴最厉害,一晚上降了30万吨的土。头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张艺谋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题目叫做“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二天,北京就这样了。当天中央开了一个会,全国各地的省市一把手参加,总理主持,总书记讲话。总理第一句话就说,今天我们要在北京开一个现场会,这个现场会,就叫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这就说明这个大的环境。你看,前一阵预告强沙尘,北京没有,为什么?又是“天不灭曹”,中间内蒙古下了场雪,一下把那个沙尘给压下来了,没到北京,把北京这个天给刮蓝了。北京的地理条件就是必须刮风,小了不行,吹不走,得刮四级以上,但是大了也不行,不能超过五级,五级以上平地起土。所以,北京如果每天刮四到五级风,空气绝对好。但是这个咱哪控制得了,气象台也控制不了,需要努力。
还有一个重头,就是这个交通拥堵。怎么办?规划刚才讲了一个方面,但北京跟其他的国际大都市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路网密度稀,不够走。像纽约什么的,每一个单体大建筑,周边四周全是公用道路,都可以走,基本上不会堵死。但是北京,像长安街到五棵松那一带,全是大院,一公里才能见一个出口,环路上去就下不来,只能堵着。路网密度不够,又不可能加密,因为它有皇城,有中南海,有北海,有天坛,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院。大院太多了,咱们想劈开谁都劈不开。
所以,北京的出路就是地下。当然,地面也要想办法。去年市里头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决定。咱不是有钱了嘛,一千多个亿了,有钱了干什么?咱不能过得像郭德刚说的似的,买三碗豆浆咱们喝一碗倒两碗,那个不行。王市长说了,这得花好。怎么花?就是花在公共服务上。第一条就是公共交通。去年,咱们率先把公交的票价降下来了,刷卡四毛钱,市政府补贴了四十个亿,公交的设施建设一年一百四十多个亿,整个把钱砸到公共服务这些跟市民最密切的方面。我前几天去深圳,正好开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的议案最多的就是学习首都,把深圳的公交车票降下来。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酝酿降低公交票价。
另外,主要靠地铁。按照国际经验,三百万辆的机动车应该有三百公里的地铁相配。现在,地铁才115公里。去年我跟王市长到香港去看了看他们的地铁,深受刺激,回来紧急研究。咱们现在是这样,有四条在建的线,有三条运行的线。一号线是正在运行的,二号线运行的,十三号线是运行的。四条在建的是五号线、十号线一期、机场线,还有四号线。五号线今年年底通车,两条是明年初通车,四号线原来也是要奥运会之前通车,但是地质结构过于复杂,预计到2009年9月30号通车,为国家的六十年大庆献礼。到2015年,咱们准备建到19条线,561公里,在市区范围内是406公里。做到什么?比如说三环周围居民,步行五分钟能够找到一个地铁站,这样就能大大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
另外,我简单讲讲奥运会。今年是决战之年,场馆都没有问题,按期进行,商业开发也没有问题。奥组委已经宣布,北京奥运会可能成为历史上最赚钱的一次奥运会,最大的赞助商是电视转播。美国人到处指手划脚,奥运会它也搀和,要求游泳比赛等一些重要的比赛、决赛安排在早上举行,这是奥运会百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咱做不了主,得给专项奥委会接洽,最后美国人还是厉害,国际泳联同意了。这从来没有过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买了转播权,要让美国人看,咱们晚上八点半正好是他们早晨八点半,咱们早晨八点半正好是他们晚上八点半,是黄金时段。
现在北京都成了全世界各种新奇建筑的实验场了,比如说国家大剧院,还有中央电视台新址,虽然有争议,众说纷纭,但是将来肯定能成为北京一个新的景观,能成为标志性的建筑。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刚建的时候,那个建筑师让全澳大利亚人骂得狗血喷头,但现在是世界十大建筑。北京这些比那个还好看,将来还是前途光明。
时间比较紧张,讲得也不全面,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报告人系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