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基本态势——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有四个基本趋势:全球化趋势,信息化趋势,虚拟化趋势,网络化趋势。这四大趋势统领着今天的全球经济,包括每个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各个方面。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过去的方式观察经济、操作企业,就要落伍。所有的经营思考都必须适应这四大趋势。

第四,我们国家面临的挑战。我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大国效应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集中国家的力量在国际竞争能力上赶超发达国家。我记得龙永图讲过,在WTO谈判的时候,世界上100多个小国都坐在休息室里喝咖啡,小国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只有一二十个经济上比较强的国家在谈判,他们制定好了规则,其他国家跟着照办就是了。虽然我们国家人均收入在全球排100多位,但整体实力是很强的,去年排第四,因此现在中国年年都作为观察员参加由全球经济比较发达的八个国家组织召开的八国会议。

靠整体实力就有可能使我们借助国外的资本做不太重要的事情的同时,用我们自己的资本做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们既能搞登月,又能搞载人航天,这些工程对于任何一个小国,即使是意大利这样发达的国家也是做不了的。

13亿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要把这个市场开发出来,让13亿人有购买力。国外的资本为什么愿意进来?他们就是看到了这个潜在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体的实力和巨大的市场对全球的资源有明显的吸引力,尤其是可移动资源,这是我们面临严峻挑战时期的一个最大的机遇。但问题在于,这个整体实力能不能真正得到发挥,这个巨大的市场能不能被开发出来?这也是如今我们经济中的两个最大问题。

我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第二个问题,简单讲一下今天我们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首先,我们的相对实力在迅速增强,这是非常重要的。2002年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6位,2006年我国排第四位,从第六位走到第四位是一个相对位次的变化。2002年我国经济相当于美国的13.9%,相当于欧盟的21.3%,相当于日本的37%;2006年我国经济已相当于美国的20%,美国经济也在增长,我们比它增长得更快。2002年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4.4%;2006年是5.5%。世界银行做了一个统计,各个国家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2003年—2005年,我们的平均贡献是13.8%,全球第二,第一是美国,29.8%。这就是我们相对实力的增强。

第二,我们的外贸地位快速提升。2002年是第六,2006年我们变成了第三位,外贸的相对增长速度大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入WTO后,我们的外贸得到了很大发展。现在,我们的外贸顺差越来越大,成了国际问题,但是这个顺差说明了我们的出口能力非常强大,尽管出口结构还不是很好,出口的水平还不是很高。2004年我们的外贸顺差只有320亿美元,2007年预计达到2500亿美元。顺差意味着什么?外贸顺差的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外汇储备。

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大家经常从媒体上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美国、欧盟都在散布中国威胁论。客观地讲,这是由于他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潜在发展的能力对其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美国、欧盟为什么打压中国的汇率,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对他们构成威胁,所以希望通过人民币继续大幅度升值,来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抑制中国实力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位次的变化。

从这个意义讲,在市场经济中,这种威胁实际上是一种竞争,每个国家都在把对方当作竞争对手。大家知道,中美有高层对话机制。这个对话机制是个沟通机制,你给我一些什么让步,我给你一些什么让步,达成某些意向上的共识。他们为什么能坐下来跟我们进行高层经济对话?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强大到了他们不得不重视的地步。此外,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我们也逐渐有了一席之地,有了发言权。虽然发言权的强和弱是一回事,但有或没有是两码事。

现在,我们在对外的经济关系上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第一,外贸顺差增长比较快,由此带来了两个摩擦在加剧。第一个加剧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在加剧,欧盟、美国动不动就想制裁我们。第二个加剧是我们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加剧。现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不把我们看作发展中国家了,因为大家都处于发展过程中,都要争资源、资金、技术、产业转移。比如,尽管我们的纺织品出口量仍然是最大的,但是已经受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第二,我们的国际收支现在是不平衡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非常大。这几个因素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也不能简单地说发达国家在打压我们,人民币升值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

这就是今天我们在对外经济关系中的状态。现在来看,尽管人民币升值面临很大的压力,但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的发展前景确实有一定的威胁。大家记得,80年代中期,美国和日本签订了一个条约,此后日元大幅度升值。虽然当时日本经济已经位于世界第二,但是日本的整体经济实力跟美国还相差很大一段距离,美国就利用汇率关系压日元升值。从此之后,日本经济十几年一蹶不振。今天很多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这个前车之鉴,人民币的迅速升值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产生遏制性的影响。当然,今天的情况和上个世纪不太一样了,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也有很大的差距,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运作。此外,中国如果把自己的内需开发出来,就可以规避这一点。我们有这么大一个市场,我们的产品在国外卖不出去,卖给国内,也足够了。当时日本完全是出口导向,只要外贸一出问题,整个经济马上就会倒退很多年。我们不一样,我们今天的外贸依存度虽然很大,大概占到60%到70%,但实际上这中间有一大半是来料加工,进来又出去,根本不内销。如果去掉这一块,我们的外贸依存度大概只有30%左右,不到40%。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

当前国内经济的基本态势

第三个大问题,我们讲一下当前国内经济的基本态势。

第一点,从总体的发展阶段来讲,我们现在处在工业社会的中期发展阶段。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工业社会中期阶段意味着整个的产业仍然是一种资源高投入型的产业,主要依托资源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如今,我们又碰到了资源的约束,那么我们需要支付的增长成本就会增加,因此我们从“九五”就开始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到“十一五”,还把它当作一个新的任务来提。

我们前一阶段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还做不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因为那要靠技术的投入,而技术的研发也要有大量的投入。今天我们面临着强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但又不得不这么做。很显然,和正常走这个路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成本要高。现在,我们搞信息工业化、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什么难度比较大?这就是在今天的形势下,逼迫我们必须超前走这个路。这决定了我们要改变很多东西,调整很多东西,才能实现这一点。

此外,我们东中西三个地区差距非常大,东部地区已经到工业社会后期了,但西部地区还刚刚进入工业社会前期。因此,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客观现实,想人为拉平就会出问题。从今天来看,中央对东部有东部的政策,中部有中部的政策,西部有西部的政策,绝不是一个政策用到全国。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

既然经济发展阶段在国内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那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同样不一样,区域差异非常明显。所以说现在贫富差距的扩大,除了同一地区之外,主要是全国范围内,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收入差距在扩大。这个背后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有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必须要正视这一点。前一阶段我们在西部走了一圈,西部都在强调要怎么腾飞、怎么发展。我跟他们讲,你们要看看自己处在什么阶段,飞得起来吗?现在不是你想怎么办,而是你能怎么办。东中西是不一样的,对本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看到提出这些目标对本地区来讲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

第二点,我们现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状态。应该说,现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已经达到了相当紧张的程度,所以必须要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首先,人口增长速度虽然降低了,但是基数过于庞大。这么多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个包袱变成动力,怎么把这些人力变成真正的资源。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