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七日)

  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和发展是高度重视的,强调要把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在中央和其他地区支持下,中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团结奋斗,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八十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对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进行过深刻考虑,提出了“两个大局”〔1〕的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不发达,要在一个时期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不现实的,必然会有的先富、有的后富。我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还不是终点。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时,先进地区一定还要往前走。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发展战略布局上,必须有全盘的构想。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战略设想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要抓紧研究实施西部地区〔2〕大开发。今年三月,在“两会”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我就谈到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问题。我说,西部地区迟早是要大开发的,不开发,我们怎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中国怎么能成为经济强国?美国当年如果不开发西部,它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对此,全党全国上下要提高和统一认识,同时要精心研究、统筹规划,科学地提出大开发的政策、办法、实施步骤和组织形式等。六月九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我又讲了这个问题。我说,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如果看不到这些条件,不抓住这个时机,不把该做的事情努力做好,就会犯历史性错误。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世界上许多国家内地区的发展都有不平衡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差距。就拿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来说,原来它的东部和西部的差距就很大。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西部曾经出现过三次拓荒高潮,也就是著名的“西进运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又致力于南部和中西部接合部的开发,掀起了美国历史上对落后地区的第二次开发高潮,从而使南部地区经济也发达起来,成为所谓的“阳光地带”。世界上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缩小国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例如,文明古国埃及,经过长期研究和准备,正在启动一个大开发的“世纪工程”。他们决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通过建造调水工程、改造沙漠,再造四亿亩土地,形成四十座新的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把它称为“埃及民族的新诗篇”。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更应该有开发不发达地区的雄心壮志。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运用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支持的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时机已经到来。中西部地区范围很大,如何加快开发,要有通盘考虑。我所以用“西部大开发”,就是说,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周密规划和精心组织,迈开更大的开发步伐,形成全面推进的新局面。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政治意义。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过去长期困扰我们的商品短缺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人才资源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抓紧研究、部署和尽快启动西部大开发这项世纪工程。西部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可以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只要战略对头,方法得当,西部大开发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在古代历史上,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曾经有过比较良好的时期。唐代诗人王维曾经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当时西北的自然风光。但是,由于千百年来多少次战乱、多少次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对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因为连人的生存都发生严重困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更谈不上了。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就可以集中和调动全国更多力量投入到这项关系中华民族发展前途的宏大事业中去。搞水的搞水,种草的种草,栽树的栽树,修路的修路,那就会很快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大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民族地区稳定和巩固祖国边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任务。实现了这个宏图大略,其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社会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必须提高和统一认识。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中央当然要给予大力支持,要拿出过去开办经济特区那样的气魄来搞。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防止刮风,防止一哄而起。西部大开发,并不是说西部每个地方都齐头并进,要有重点。在编制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重要方针。
  西部地区经过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建设,积累了相当的物质技术基础,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我看,总的原则是:把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地区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西部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发西部地区应该是全面的,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生态环境建设、科学教育普及、实用技术推广、特色旅游开发、交通通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
  目前,国家已经采取的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措施要继续落实好,包括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在企业增资减债、下岗分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抓紧研究方案、步骤和政策措施,又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西部各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业绩。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下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持续不懈的奋斗,使从唐代安史之乱〔4〕以后一千二百年来逐渐衰落的西部地区,从生态环境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来一个天翻地覆的根本改变,来一个旧貌换新颜。这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项惊天动地的伟业,也将是世界开发史上一个空前的壮举!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西安主持召开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讲话的一部分。
  注释
  〔1〕“两个大局”,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二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见邓小平《中央要有权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页)。
  〔2〕西部地区,在地理概念上指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和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五省区市。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国务院于二〇〇〇年十月二十六日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西部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包括西北、西南地区的十个省区市,还包括内蒙古和广西。国务院还先后批准,对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区,在实际工作中比照有关政策措施予以照顾。
  〔3〕见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安史之乱,指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七五五年,唐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其治所分别在今辽宁义县东南、北京西南、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北京、山西北部一带)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右相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七五六年,在洛阳(今河南洛阳)称帝,国号燕。同年,攻破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安禄山死后,其部将史思明再次发动叛乱,直至七六三年才被平定。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多,对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唐王朝从此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