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2)

摘要:现在我国经济有“五高五低”,即:总量高,人均低;投入高,产出低;产量高,科技低;排放高,循环低;代价高,实效低。要鼓励百姓创业,但我不同意全民创业,因为那和全民经商差不多,会造成官商不分,权钱交易。理想的运行机制是:市场配置资源,民众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

由于股市买卖盛行,去年证券公司老总的奖金跟收益最多达到了1250万。如果跟农民工的收入相比,这是很离谱的东西,正因为这种离谱,就导致我国股市面临新一轮的问题,比如股市泡沫破裂。所以去年,我曾经写了一系列文章,特别提出注意股市泡沫的破灭及其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大家看到,从2007年10月16号开始,我国股市由6124点跌到现在的1600多点,跌了70%以上。

股票下跌的问题在哪里,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由于前几年我国股市泡沫吹得过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完全成了投资炒作,而不是投资,这样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

第二,制度改革不完善。没有一个人会想到,2007年我国股市会出现6124点,也没有谁会想到,6124点在一年时间里下跌到1600点。既然我们搞股市改革,所面临的就是这样多的不确定,现有的这些制度很难把这种不确定性全部包括进去,因此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是一个必然阶段。

第三,与对上市公司的价格管制有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整个经济的判断是采取从紧货币政策等来保证国家的稳定,所以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对价格管制的措施。如果说价格管制对非上市公司、一般的企业可能影响不大,但这种价格管制一旦延伸到上市公司的时候,它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今年上半年,石油、电力等碰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国际原油的价格由年初的90美元一桶,上升到147美元一桶。原油价格的上涨,一定会影响到我国石油企业的成本,但我国石油企业成品油的价格又不能轻易动,这样企业就出现了严重亏损。投资者是公司的股东,公司亏损,那投资者肯定不会买进,而是把股票卖出去,这样的结果是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所以短时间内中石油、中石化的价格快速下跌,特别是中石油,现在已经失去了七万亿。

第四,次贷危机。

第五,我国股市存在严重制度缺陷。中国的信用基础跟国外的信用基础不一样,我国的信用基础是建立儒家文化的基础之上,所以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信用基础比较好。所有的基金产品、金融交易都要交易信用,这个信用哪里来?可以从市场来,也可以从组织来,也可以由国家来,我国股市的信用由国家来。我国企业要进这个市场,有严格的体制机制,股市一旦出了问题,政府的政策就会做出调整,所以我国股市的信用是由政府担保的。政府担保可以为投资者承担风险,把收益做起来。不过这样也会出现投资炒作盛行,因为我国的股民就倾向于买高风险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股市就面临三个制度缺陷:

首先,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无论投资者还是融资人,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可能投资的收益不一样,但每一个人进的时候,都应该是公平公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中国的股市不是这样。其次,没有一个有效的合理的定价机制。价格是最核心的东西,价格怎么定?是不是通过供求环节决定,是不是能够有效定价?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面临的问题还是定价机制不合理,2005年中国的股市有个现象就是“垃圾产品卖高价”,很多本来不值钱的东西,经过包装处理,就能卖出高价。最后,没有一套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补损机制。金融资产、金融产品跟其他的产品不一样,金融资产持有人往往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让自己的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但中国股市内部交易太厉害,导致整个股市有大的问题,对此要有一个全面的整治、处理,保护投资者的风险。

如果股市国有股份所占比重过高不逐渐地弱化,国有上市公司低效率就会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基础信用体系无法确立,市场无法寻找到持续百年蓝筹股,整个股市没有发展成真正价值投资的市场,市场的持续性会面临巨大的问题。还有,证券市场的信用由政府担保,再加上上市公司及市场金融机构的最终控股权为政府所主导,这必然会促使这些上市公司主事者及市场金融机构主事者疯狂操纵市场、炒高股价,疯狂行为如果赢了由个人或单位获利,而输了由政府兜底。看到上市公司这样,投资者在表面财富效应下,也会疯狂地涌入市场,这是股市投机疯狂制度根源所在。

目前有人认为,金融市场最为严重的问题是金融结构的失衡,就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不适应已经发展了的中国经济,因此,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而不是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就是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改变这种失衡。如果从金融交易的本性,从证券市场的差异性,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股市的基础性制度并没有准备好。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股市就会面临着制度准备不足,之前,我国股市的疯狂炒作就与股市基础性制度不足密切相关。

尽管迄今为止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阶段的中国资本市场实质上依然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市场,在制度性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在制度性基础设施方面,成熟市场的制度性标志或支柱有两个,一是经济自由,二是市场秩序(包括自我规制与法治秩序)。迄今为止,中国资本市场仍旧缺乏这两大制度要素。

现在可能很多人认为再也不能买股票了,其实我国的股票市场尽管问题很多,但我仍然看好我国的一些股票。中国经济尽管面临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但未来几十年持续快速的发展谁也阻挡不了。我还记得1998年的时候,国际上出了两本书,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崩溃,一个是中国金融的崩溃,说中国将在两三年内出问题;我当时就说,中国经济不仅不会出问题,而且会持续快速的增长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比我们想像得要好得多、快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经济跟其他经济有差异。

首先,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大的经济,不仅仅是大,消费人群多,而且差异比较大,这种差异正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比如说同时北京的房山区跟海淀区比,现在房山区差一些,但将来海淀区的发展空间就没有房山区好。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差异性正好为经济产业转移重建提供空间。

其次,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我国人均GDP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人均GDP不到3000美金,北京也只是5000美元,香港是26000美元。这样来讲,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空间很大。

再次,近几年我国教育发展有很重大的改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的大中小学快速成长。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全国招考20多万人,现在是六百多万人。二是继续教育快速发展。大家都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自己,这说明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我国的高科技、人口素质快速提升。人口的素质提升,也就是我国生产力快速成长的标志。

最后,尽管我国改革取得的成就很多,但近三年来,我们取得成就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是制度改革。制度改革让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经济生活权利空间不断扩张,不断发展。也就是说,制度改革让每一个人能够找到生命的发展机会,这是我国经济成功的关键。所以说,我说邓小平伟大,他伟大在关键时刻,开辟了制度改革。而且这种制度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利于每个人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制度、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肯定前景广阔,而且我可以说,任何人都不能够阻止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既然中国经济发展是这样的形势,大家想想看,中国的股票市场会有问题吗?大的企业会有问题吗?小的企业不好说,大的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无可怀疑的。我举一个最简单例子,比如中石油,虽然由去年的排名世界第一跌到第三了,但它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好的。2003年的时候,全国只有三百多万辆汽车,到2006年底,小汽车就到了三千多万辆,成长了十倍,这种发展还仅仅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等大地方,一些小地方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将会有多大?随着汽车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就出来了,这个市场有多大?所以我对广大石油公司的发展前景是绝对看好的。

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我国股市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只要美国的股市稳定下来,政府仍然会采取一系列政策,保证国内股市的持续稳定上升。接下来两年内,我希望股市能够在4000左右运行,到那时候,我相信美国金融市场、世界金融市场会出现一个比较好的调整。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经济有可能恢复过来,尽管美国经济面临这么大的风险和危机,但对实体经济冲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大,冲击主要在房地产领域。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从房价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在早几年快速上涨的基础上(2004年—2007年全国房价分别上涨9.7%、7.6%、5.6%、8.1%),2008年仍然快速上涨。上半年房价仍然上涨为10.2%,比2007年总体水平增长快了两个多百分点。尽管今上半年的房价环比在不断地下降,即1—6月份的房价分别上涨为11.3%、10.9%、10.7%、10.1%、9.2%、8.2%,逐月在下降,但目前全国的房价上涨态势仍然处于高位。

从国内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水平来看,今年第二季度,超过双位数上涨的城市有北京(11.2%)、杭州(12.7%)、宁波(12%)、合肥(10.9%)、南宁(10.8%)、海口(12.4%)、西安(10.2%)、兰州(11%)、银川(13.1%)、乌鲁木齐(20.9%)、吉林(10.7%)、蚌埠(11.8%)、三亚(12.3)等13个城市。即使媒体说得最多下跌的广州与深圳的房价也有小幅上涨,广州上涨2.0%,深圳上涨2.5%。

2008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为13195亿元,同比增长33.5%(2005年到2007年则同比分别增长为19.8%、21.8%、30.2%)。其中,中西部同比分别增长45.3%、39.1%。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为9497亿,同比增长36.6%。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不仅没有随着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反而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比2005年增加近14%,比2007年也增加了3个百分点。而且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的热点已经开始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快速地蔓延。在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速,不少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达到45%。

重庆、长沙、昆明、哈尔滨、南昌等二线城市,吉林的松原等中西部三线城市,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处于一片热火朝天中。特别是三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更是增长得快。正因为中西部城市的房地产快速发展,中西部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05年东部占比为70%以上,目前已经下降到所占比重60%以下,而中西部从2005年的比重不足25%上升到40%以上。可以说,房地产开发投资流向中西部地区,一是可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与繁荣,推动当地经济繁荣;二是可以让聚集在东部地区的房地产泡沫风险分散,减少东部地区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冲击。

今年上半年进入房地产的资金达19173亿,同比增长22.8%,尽管低于2007年增长幅度,但资金流入增多了3500多亿。其中银行贷款4058亿,同比增长17.5%,同比少增加1706亿(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1834亿,少增684亿;个人消费贷款2154亿,少增1022亿);自筹资金7464亿,同比增长40.8%,同比多增加2100亿;定金用预收款为4508亿,同比增长14.4%,同比多增加560亿。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