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贺强: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金融形势(5)

第二个影响是外汇储备,我国买了大量美国的国债。有些官员说不买不行,每个月外汇储备增加几百亿。那么买的国债是什么时候买的呢?是价格追高买的呢?还是买的发行价呢?现在不得而知。总归这个数额巨大,美国财政部最近披露,中国已经变成购买美国国债的世界第一大国,超过日本。为什么呢?因为在前不久,日本在美国国债市场减仓,减了一百多亿,而我们却增仓了四百多亿。所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外汇储备的投资肯定会有影响。

第三个影响是很多的国内机构乐观了,美国危机了,危机就是机会,到美国来个大抄底,占领美国金融市场。美国难道不明白金融是经济命脉吗?能让你抄底吗?一些金融机构不仅是拿着巨额资金海外去收购人家股权,什么结果?巨额亏损,比如中国平安二百多亿收购了富通集团,已经亏了157亿。而且这种事儿不是一起两起。2007年下半年到现在,我们海外的投资购买了美国的股权,购买了其他国家的股权和金融产品,几乎100%都亏损。而入世五年以后,外国机构大量进来了,外国金融机构购买中国的股权和金融产品,100%全赚钱,没听说有一个亏钱的,PE去年平均利润公开数字表明,他们赚7.1倍,太鲜明了。当然这里边就存在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而我们对海外投资研究得不够,对美国经济走势、世界经济走势和美国金融危机的恶化程度预测不足、研究不够。所以才吃了亏。

那么实际上今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巨大冲击还有一个往往被人忽略了,就是中国的股票市场。去年美国就次贷危机了,但是中国股市影响不大,为什么呢?他是大牛市,好比是身强力壮一小伙子,抵抗力强。而2008年是个弱势状态,弱势状态利空就会放大的。所以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使美国股市下跌,香港股市下跌,中国股市就大幅暴跌,形成了极强的联动性。因为资本市场最讲心理,我们买上市公司股票,买的是上市公司的未来,买的是预期,心理作用极强。美国一危机,打击了美国投资者的心理,股市下跌,进一步影响了香港,他们有极强的联动性。二十年以前香港金融市场有一绰号,叫国际金融市场知风鸟。当时就一说法,叫美国市场打一喷嚏,香港就感冒,联动性是极强的。而我们同样一家公司,在大陆有A股,在香港市场有H股,H股一下跌,A股也下跌。特别中石油,占的权重又相当大,联动关系导致我们加速下降,这个冲击是很大的。那么有些人不信,说危机在美国,远在天边,不要把中国股市暴跌的原因怪在美国人身上,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

我举个例子,到现在为止,中国的股民别看被套牢了,但是投资水平提高了,因为中国股民有国际视野了,每天九点半还没开盘,投资者、股民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赶紧上网看看,昨天夜里美国股市是涨是跌,一看美国股市跌了,坏了,今天大陆股市有可能跌,还吃不太准,十点以后,赶紧上网再看看香港股市开盘以后是涨是跌,一看受美国影响,香港也出现了下跌,那么今天中国股市必跌无疑,这概率能高达95%以上。你不信就统计一下,说明联动关系。所以美国打个喷嚏,香港就感冒,中国股市发高烧,得肺炎,一个比一个严重。而且美国金融危机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打乱了大家的预期。我给大家简单评价一下,美国的金融危机跟东南亚金融危机表现方式完全不同,东南亚金融危机好比是一颗原子弹,总体突然爆炸,就各种冲击波全来了,光波、气流波、地震波全出来了,一次到位,一场大破坏,剩下的预期很简单了。而美国金融危机是个漫长的过程,哩哩啦啦没完没了。每隔几个月就引爆一个,这叫分拆引爆,一会儿雷曼兄弟出事儿了,一会儿两房出事儿了,逐渐引爆,未来还会谁出事儿呢?大家预期被打乱。那么就动摇了大家的信心。而大家信心一动摇,使危机进一步加剧。不仅是美国投行危机了,美国保险公司危机了,最后你看美国有一个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几乎一天之间差点儿就破产。不是经营管理有问题,风险控制有问题了,是美国老百姓信心不足了,纷纷提款,很短时间提了150多亿,全给提空了。一提空了,就破产了。这是信心问题。

那么现在更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呢?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在七千亿救市推出以后,好象平静了一下,继续破产的公司不太多了,但是它的危机还在深化。主要表现就是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构成了打击,所以美国失业率,你看九月份增加到6%,美国信心指数大幅度滑坡。现在实体经济对美国打击最大是什么?三大汽车制造商,难以为继了,二百多亿救市的建议,结果美国政府还给拒绝了。有人说美国悍马都要破产了,甚至中国的有些公司跃跃欲试想收购去。但是我客观认为,现在的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仅仅是开始,而且冲击程度总体上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不是最严重的。冲击最大的是什么?欧洲。英国早就宣布经济衰退了。最近欧洲统一数据表明,连续两个季度GDP下滑。按国际标准,连续两个季度的GDP下滑就表明经济衰退,欧洲已经经济衰退了。澳大利亚也撑不住了,日本早就不行,现在更不行了,甚至发展到韩国。有人说国家都要破产,而冰岛实际上早就破产,幸亏各大金融机构出资去救勉强在那撑着。

这种迹象很可能说明,我们长达六年的经济上升期全世界性地都结束了,很可能出现经济衰退期。这是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国家也需要注意了,我们已经非常清楚2008年经济没有可能出现触底回落,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了。上半年就很清楚。出口增幅回落,特别是大量中小出口企业破产,如果挪到东南亚、泰国、越南甚至韩国,他们国家出现这种情况,半年之间出现这种情况不等于爆发一场经济危机吗?幸亏中国是一个大国,底子厚实力强。所以有些小企业破产,扛得住。但是能不影响GDP吗?能不影响大家信心吗?所以这都引起了我们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纷纷跑去下边调查经济。这些情况都影响今年GDP,而更说明问题的是什么?我们实际上2007年下半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连续五个季度GDP明显下滑。按国际标准,两个季度下滑就说明经济开始衰退了。所以去年为什么十月份以后股市暴跌,这不是偶然的,说明宏观经济背景转换了。特别是我们一季度就滑落到了10.6%,二季度GDP是10.1%,那么当时物价已经上来了,股市为什么不反弹呢?很多机构比较理性,担心三季度破10%。不仅三季度破10%,只报了9%,而且前三季度平均只有9.9%。那么现在进一步担心四季度了,这次如果宏观调控政策转换不快的话,四季度不反弹,继续破九的话就麻烦了。所以现在就希望,这次转换得很快,能不能把最后一季度刺激起来反弹一点儿。如果能反弹起来,全年平均保十还有希望,否则的话没有希望。

再看看贷款规模,通过我们的努力,央行不断努力,终于连续十个月,贷款规模受到明显压缩。我说了,这一脉相承的,贷款规模一压缩,投资动力就不足了,GDP的推力就不足了。这些情况都说明,今年GDP滑落几乎成为定局了,所以剩下问题就是滑落多少,滑落几年了。我们分析,“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大指标,一是物价要实现4.8%,GDP8%。这两个指标,其实上半年我们看得很清楚,4.8%的物价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到现在也几乎是明确的。因为前十个月平均物价是多少,是6.6%,就剩两个月没报了。那么这两个月连续压缩在2%以下,能不能平均出一个4.8?那么GDP8%,其实也毫无悬念。今年你别看经济滑坡了,美国金融危机冲击,我认为我们今年实现8%毫无悬念,肯定可以完成。问题在于什么?如果我们只完成了8%,这是好事儿吗?不是好事儿,说明我们2008年一年之间,国民经济大幅滑落,滑落将近4个百分点。这在90年以后特别1993年连续低迷的时候都没出现过,还不是好事儿。2008年一年滑落四个百分点,那么2009年冲击会有多大呢?长期五年半的从紧政策的积累效应,现在集中在显现,它会加重下滑。

另外还要注意我们的经济上升了六年,今年开始下滑,不是偶然的。它很可能代表一种趋势,就是我们这轮的经济周期已经开始运行下半段,就是开始运行下降阶段。经济周期运行一旦出现趋势,短期不一定是可以扭转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上半年通过自己的渠道全国政协,还有中央统战部,直接往上递材料递意见。我们就纷纷向上反馈意见,在今年上半年,我们提出一个明确工作,我们认为现在中国不应该防经济过热,应该防止经济滑坡。那么在很多无党派包括全国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见到了成果,下半年就进行政策调整。

客观地说,下半年政策调整,无党派人士和政协委员还是立了一定功劳的。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我们做了哪些调整?在2008年7月21号,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重要的港外人士座谈会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的讲话,而且7月25号形成了中央政治局的决议,紧接着国务院也作出了重大的决策,下半年政策进行了调整。讲话太重要了,首先强调了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是由于有奥运会、残奥会,这两会一开完,你看现在全国布置各级政府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我谈谈我的理解。我前面讲,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经济运行就跟打摆子一样,一会儿热一会儿冷,这肯定不是科学发展观。我认为主要问题就出在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上,我们现在经济增长模式是在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靠简单规模重复扩大来推动经济增长。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能源的转换率就很低,就是消耗能源很大,甚至污染很大。而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总体依靠什么呢?简单的规模重复扩大来推动经济增长,规模越重复越扩大,消耗能源、消耗资源就越大。而我们中国资源是有限的,到一定程度煤电油全面紧张,就所谓经济过热。而一旦出现过热,你不打压还不行,都发高烧了,你不政策收调控能行吗?经济领域秩序混乱你不调控能行吗?迫使你必须收紧政策调整。而政策收紧是有代价的,所以用很大的代价使我们经济形成新的平衡,这种发展肯定是不科学的。那么我理解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我们重点应该放在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走节约化生产、走内涵化的道路。内涵扩大再生产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必须走这条路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技术水平越提高,能源转化率越高,越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环保,靠这条路才是根本的出路。我认为这才是科学发展观,就经济领域而言。

那么胡总书记这次讲话,不仅强调了科学发展观,而且你注意,次胡总书记把小平1992年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仅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而且把它放到战略思想的高位。我们中国经济怎么促发展都不为过,但是由于当时的情况,我们政策的调整仅仅是一个微调,还要稳定政策,也就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方针,还不要改变,要稳定。但是要进行实时的微调,所以上半年政策调整仅仅是微调。这个微调主要调的是从“两防”,有人理解为转为了“一保一控”,保经济增长、控制物价。实际上从这个话里你可以看出来,是“两快一控”,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不“两快”吗?我们十七大以前方针是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现在调了个个儿,把好放第一位,但是也离不开快,又好又快,“两快一控”。

那么做了这些调整。但是九月份、十月份,我们一直密切观察美国金融危机的变化,而且一直观察国内经济的情况。我们在一份报告里提出了几条建议,我们说在美国金融危机不断深化、中国经济滑坡越来越明显的条件下,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变化非常迅速的条件下,我们仅仅微调是不够的,必须要宏观政策重大转换。所以我们提了四条建议,第一条是什么?我们认为在不久即将召开的十一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为明年的政策定价,我们认为应该在这个会议上宣布长达五年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结束,这有利于鼓舞信心。可是没想到这次动作快到什么程度呢?还没来得及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提前就转化了。

我们第二个建议是要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当时我们还考虑一下,因为我其实心里想的是要把从紧的货币政策改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我查了一下资料,1990年以来,货币政策从来没有用过松字,1996年货币政策那么放松,8次利率下调,但也叫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了稳健一点儿,我就给它改为从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想到我们这次政策转换这么大,公开又提出了调整到什么程度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词你们查一下,1990年以后有没有。所以这个政策转换力度是很大的。

第三个建议就明确提出了,要把我们当前财政政策从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九十月份就提出来了。那么这次我们也是明确讲到了要推出积极财政政策。我们为什么要推出积极财政政策?因为我们看到了历史,1998年东南亚危机不断深化,我们是靠什么摆脱了危机,而且推出了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呢?就是1998年下半年,我们及时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才抵御了危机,最后推出了新的一轮经济增长。所以我们建议,这时候美国金融危机的范围比东男亚危机还要广,冲击还要大,应该及时推出积极财政政策。

第四点建议,我们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我们这五年重要动用的是收紧性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而财政政策靠边了。实际上货币政策主要是调整总量,而财政政策才能有效的调整结构。而且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是间接的,财政政策刺激才是直接的。所以货币政策应该与财政制度互相搭配。

我们提出了这四个方面的建议。我没想到,中央这次转换得这么快,力度这么大。现在已经重大政策转换了,而且四万亿就要往下投了。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呢?你注意,我们认为现在虽然政策重大转换了,但是经济一旦出现拐点、出现趋势,不一定马上能够扭转。我们政策重大的转换,政策对头,可能会减少经济低迷和衰退的时间。在这次转换之前,我们一般认为,这次经济走下降阶段,现在可能缩短时间,搞好了也许明年下半年又见起色,又开始复苏,不排除这种可能。另外他可能降低经济下滑的幅度,但是想一下彻底扭转,现在未必如此。说实在的,我们好日子已经过去了,最起码还要过一段紧日子。

另外这次政策的转换,我们也有一些担心。担心的是什么?千万别搞成大跃进,特别是要吸取1998年经济财政政策突然推出的经验教训,如何防止工程造假,防止腐败,这都值得关注的。另外我们认为这次政策转换,在政策上还有不足。什么不足呢?就是没有把大量资金引导到技术不断增长的方面。我们这次政策转换,使用的还是老办法,扩大投资,传统产业投资,靠这个来支撑GDP增长。这个我认为是比较大的不足,所以有时间我们可能还要写政策建议。

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