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葛剑雄:中国疆域的变迁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这些年来对中国疆域变迁这一问题的研究心得。

历史上中国的概念

谈到中国疆域变迁,首先要讲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历史上到底什么是中国。我们发现,“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器物何尊的铭文中,铭文说周武王攻克了商朝首都这一带以后,在祭天时说,我现在开始拥有“中国”了。从这来看,“中国”到现在至少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经》中也有“中国”字样,但这里的中国跟今天中国的含义相差很大。中国的含义是逐渐演变的。

首先,从政治上讲,中国往往等同于中原王朝或者中央王朝。比如,唐宋时所管辖的范围就可以称为中国,但唐宋没有管到的地方比如南诏也就是通过金庸小说知道的那个大理国,就不属于中国,唐朝、五代、宋朝的历史中是不包括今天云南这个地方的。

其次,从民族上讲,中国的含义又等同于华夏诸族和汉族,与其相对应的是蛮夷戎狄少数民族。我们经常看到古文献记载中云南、贵州等地方不是中国,因为古时人们认为这些地方不是汉人、不是华夏民族住的地方,因此不称其为中国。

第三,从文化上讲,中国往往是指华夏汉族的文化范畴。到现在为止,我们讲中国文化还有这样的缺陷,比如我们一讲中国文化,往往脑子里只想到汉族和华夏文化以及受汉族影响比较深的少数民族。历史造成的缺陷影响到今天,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第四,从地理上讲,中国往往只等同于中原地区,但这个概念是逐步扩大的。为什么扩大呢?因为当周边地区一旦跟中原联系起来,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就要强调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统治者或百姓都为成为中国的一分子感到自豪。比如春秋时期,楚国自称蛮夷,老是跟中原打仗。但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就认为,我已经接受了周王的封号,我怎么不是中国呢?又比如四川盆地原来是巴跟蜀的地方,后来秦国把它征服了,很多人迁移到那里去,慢慢四川巴蜀的后代就说我们也是中国。

在不同阶段,史书里面讲的中国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正确理解,不要曲解。

在中国历史上,大家都希望做中国,中国往往就是正统。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主要是由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比如匈奴、鲜卑、羯、羌以及受到这些少数民族影响比较大的汉族建立起来的,一直到唐朝皇帝李氏家族身上还有胡人血统。这样一来,从洛阳逃到南方的宋齐梁陈政权就骂北方是“索虏”,根本不是正统的中国。但北方政权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我们现在统治的地方是长安、洛阳,我们不是中国谁是中国?

从这个争论就能看出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唐朝统一中国后碰到一个问题,怎么修历史,以谁为正统?他们想出一个巧妙的主意,宣布同时修南史和北史,南北朝就这么来的。

明朝的时候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喜欢用China来称中国。从《尼布楚条约》开始,清朝也偶然以中国来代替大清国,但《尼布楚条约》只有拉丁文、满文和俄文版,可能是在翻译满文的时候受到了西方传教士的影响,用China来称中国,但清朝统治者比较喜欢用的不是China,而是Central Empire即中央帝国,这符合中国传统心理。

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的概念跟今天中国的概念还是有所不同的。有时候它包括今天整个中国,也就是说包括西藏、新疆、内蒙古、东北,但有时候只是指内地的22个省,而把西藏称为西藏,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或者东土耳其斯坦,把内外蒙古称为鞑靼。对某些政治家或者帝国主义列强来讲,这样界定中国的概念是别有用心的,中国人自己这么界定,实际上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我们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从那时开始,中国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国就代表着我们这个国家,代表我们国家所拥有的全部领土及主权。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领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这是中国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所拥有的领土。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才造成了我国的版图从“秋海棠的叶子”变成了“一头雄鸡”。历史上在这个范围里面活动的民族,都是我们中国的民族;在这个范围里面所建立的政权,不管是不是属于中央政权管辖,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概念是经过我的老师谭其骧教授和很多专家学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形成确定的,也经过了中央的批准,包括外交部审查通过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对中国历史边疆的处理,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在解放初,也曾经有历史学家比如范文澜同志,主张根据今天的中国来确定历史时期中国的边疆,但实际上这是不妥当的,比如越南的中部和北部、朝鲜的北部、外蒙古这些地方,历史上都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混淆这个概念,在现实中也会产生影响。同时我们也不能随意地把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中国当成如今的中国,这两方面都应该注意。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