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为了切实增强通过读书学习提高执政水平的能动性,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但在创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南部县及时对症下药,采取“心理疗法、外科手术、特殊护理、自我保健”等办法,确保了党员干部学习常在状态,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康推进。
实施“心理疗法”,防止党员干部学习“冷热症”。针对部分党组织在学习中出现的开头热、中间凉、结尾冷的不良现象,南部县及时辨证施治,采取心理疗法,确保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 “齐步走”。一是以“公开演讲、公开监督、公开评价”等活动为载体,鼓励党员干部多唱“正气歌”,常服“理气壮阳丸”,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其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注一针“强心剂”,县委组织部鲜明“以学习促发展、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对至始至终紧扣民生、稳定、发展深化学习的15个党组织给予了通报表扬;对出现“冷热症”的3个乡党委及时召开现场会,再次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落实行之有效的考核监督措施,加大党员干部对学习的认识和提高自觉践行的能力;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谈认识、评心得、测效果,对所有党组织随时量“体温”、测“温度”,防止“冷热症”发生,保证了全县1000余个党组织、3万余名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步调一致。
实施“外科手术”,防止党员干部学习“软骨症”。在学习过程中,个别党员干部因为认识肤浅,发展意识淡薄,导致了“学习无用、理论无力”的典型病态。针对这种“软骨症”,南部县积极找病因、动手术,大换血,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康推进。一是用强而有力的奖惩办法和组织措施,清淤化肿,舒筋活血,对1个久治不愈的软、懒、散、敷的领导班子及时给予了换血重组;二是对一些已病入膏肓的“畸型症”患者,不再简单的擦碘酒、贴膏药、敷伤疤,而是坚决予以刮骨疗伤,使其脱胎换骨。县委对在创建过程中出现的走过场、图应付的3名党员干部给予了警告处分并全县通报;三是对部分党员干部因思想认识不足,理解能力欠缺而引发的“畸型症”,南部县积极为他们“上钢针、绑夹板”。成立3个理论宣讲团专门对他们进行讲学辅导;组织相关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好的党员与他们结成对子,帮助学习促其提高。
实施“特殊护理”,防止党员干部学习“盲动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部分单位出现了把学习与工作截然分开和本末倒置的两种不良倾向,针对这种“盲动症”,南部县采取“特殊护理”的方式及时纠正,使他们主动而不被动,好学而不盲从。一是领导亲自“帮”。县委领导主动深入这些单位反复把脉问症,通络活血,督促以学促工、以工带学,在工作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帮助2个出现“盲人摸象”的单位及时准确定位,找准方向;二是分析对照“改”。针对部分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就自以为已经学好用好的实际,南部县及时向他们阐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把握实质,不可急功近利,以实际工作取代学习,并对2个单位、3名党员进行了限期整改;三是典型引路“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其他地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借鉴过来,及时在这些单位进行推广和应用,达到“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自我保健”,防止党员干部学习“恍惚症”。针对部分党员因为忙于工作和其他事务的影响,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南部县积极敦促党员干部进行自我保健,深化学习。一是强体健脑。通过集中学理论,自觉学先进,加强党员干部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练好内功,强健体魄。二是醒神明脑。县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要求党员干部积极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胸怀大局,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依靠群众,从善如流上强学习,使其在学习中神清志明,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昂扬的斗志。三是吃药补脑。通过强化学习、入实调研、思想碰撞等形式,对党员干部经常吃“奋进药”、喝“发展汤”、服“务实丸”,使他们处于终身学习状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