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式管理拓展思维方式(3)

核心提示:当今社会,每个人面对的都将是全新的、不可重复的事情。因此,哈佛的教育要求学生放弃经验,去做那些原本以为做不到的事,一切皆有可能。哈佛给学生的是如何思考,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思考就要学生提出好的问题、假设,然后去努力回答,还要挑战对方的假设,否定自己原有的意见,然后做更深入的思考。

对未来学习模式的设想

很多人都知道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学习的地方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去重新审视一下到底什么叫学校。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其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那时的人们突然发现,就教育而言,学校的效率比较高,就像批量生产零件、机器一样,学校在批量教育人,于是就把年纪差不多大的一些人弄到一起,让他们每天做同样的事。

以前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认为7岁开始上学,18岁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工作,十几年就这么坚持上学是正常的。但一个印度国家信息学院的教授不这么想,他做了一个实验。大家知道印度有很多贫民窟,贫民窟的孩子上不起学,有的经常扒着学校的门往学校里面看,这个教授就思考,如何把贫民窟的孩子和学校联系起来呢?他突发奇想地在学校的墙上掏了一个洞,然后在在洞里放了一台电脑,电脑里装了一些学习的软件,只能操作不能拿走,教授在洞里安装了摄像装置,以便实验观察。教授观察到贫民窟的孩子很快发现了墙上的洞以及洞里的电脑,那些连文字都不知道的孩子面对一台电脑时会做出什么事情呢?刚开始那些孩子只是瞎动一气,有人无意中动了一下鼠标,发现动这个东西的时候电脑屏幕上就会有变化,所以有的孩子都感到非常惊奇。然后那些孩子有事没事就到这里来,来了以后就互相琢磨,这个是干什么的,那个是干什么的,这个是怎么回事,那个是怎么回事。后来他们进入到那些学习的软件中,开始跟着软件学习了。就是这些根本不懂英文的孩子们,通过这么一个电脑,在自己教自己的过程中,他们的英文水平开始往前发展,最后他们能够使用部分英文,甚至能够跟做这个实验的教授对话,而这一切的变化却是没有老师的指点。

这位教授把这样的一个研究公布出来以后,这项工作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资助,很快就开始在印度做大量的推广,在墙上凿洞,里面放电脑,让贫民窟的孩子在电脑上玩一些东西。

现在北京一个好的小学,10万都不一定进的去,经常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看到印度教授这个实验以后,我就在想学校的前途在哪里?将来学校是不是可能被解散?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学习的内容无处不在,随时可以获得。现在我们的孩子在那里拼命背书,而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真的需要那些东西吗?电脑就在旁边,随时上去查不就完了吗?爱因斯坦若是背字典、背百科全书还能有那样伟大的发明创造吗?

我是做记者出身的,我的孩子经常问我一些字,我都不会写。我发现,电脑用多了以后容易提笔忘字,我用拼音打字,脑子里想到音就能把它打出来,这样就不会因为书写而阻碍我的思路。如果孩子们整天都在记忆,那他就没时间去学一些真正该学的东西,比如探知的能力等。当众多孩子开始自己探知的时候,学校的作用可能就在减少。

谁是学校的终结者?我认为就是现在很多家长主动或者被动给孩子请的家教,这样以来学校最后只剩下一个考试的功能。我看到现在的许多家长都在给孩子报班,我也跟着潮流就上了,我给孩子报了一个古筝班,学完以后可以考级,九级考完还能拿到证书,如果过了十级那就是专业人士。我的孩子一学期上完考了三级,以后上学校的音乐课,我就不用担心了。后来我又想,既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音乐课的问题,是否也能解决数学、英语、化学等课程呢?这些课孩子都能够用非学校的资源,在自己的进度之下一级一级学完,然后到学校那里去考试就可行了。如果这一天终于到来,个性化的学习就开始了。

这种个人的学习,光靠自己一个人学是很难的。我们听说过远程学习D-Learning,后来又有了电脑学习E-Learning,现在又开始了手机学习M-Learning。知识的获得已经变得如此便捷,走在路上的时候,都可以获得知识。很多到清华北大学习管理的总裁们就是通过手机获得知识的,而学校就成了手机学院,把经典案例分析等很多充满智慧的信息,不停地一点一点地发给他们。

未来的学习将不一定局限在学校里,知识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获得,锻炼思维则可以到健脑房,随时组成一个案例分析的沙龙,进行探讨和碰撞,这样以来我们的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敏锐,这可能是未来的一种学习方式。

(报告人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