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充电”益健康

经常“充电”益健康

 

  日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做学习型党员的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一提到学习,有很多人包括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首先想到的却是枯燥乏味、伤神费脑。殊不知,常常“充电”不仅是获取知识、提升素质的主要方法,也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

  

  西汉学者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写道:“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古圣先贤所言,确实如此。每每进入学习佳境,我们又何尝不是仿佛畅游于知识海洋之中,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惬意于诗书图画之内。不觉之间,尘心渐息,俗气潜消,心旷神怡之情油然而生。学习常常使人处于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医治愚昧,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要想使自己的身心能够跨越千年,并且与时代同步,确实离不开学习。

  

  “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各类社会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专业技术,还是文学艺术、诗歌词赋、自然科学,只要我们认真去学,潜心研读,都会使我们从中获取精神营养和心理愉悦。我国传统医学也研究证明:精神稳定乐观的人,神思就稳定;神思稳定,气血就平和;气血平和,就有利于保护腑脏功能;腑脏功能正常,就会远离疾病和衰老。

  

  据有关人体大脑专家研究统计,常人约有脑细胞140亿个,3周岁时基本成熟。人到30岁以后,脑细胞开始死亡,每天约死亡10万个。但是,在处于运动的状态下,每天会有新的脑细胞再生,适宜的脑运动与脑营养,会使新生脑细胞多于死亡脑细胞。体育运动虽然也间接有助于脑,而其主要受益的是肢体,唯有学习、思考才是真正的脑运动。勤于用脑,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就会较为旺盛,相应地也会使人体的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更好地保持健康状态。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少让无聊充斥我们的生活,多让学习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之外,还要留出闲暇,经常给自己“充充电”为好!

本文关键词: 苏海南 收入分配 改革 我国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