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江苏省楚州区紧扣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强基础,抓载体、抓管理,求机制运行、求全员覆盖、求学习成效的“一强、二抓、三求”,强势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强基础,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根深蒂固”。该区通过加强理论学习阵地基础设施建设来强基固本,要求各乡镇每年必须把所辖村居、社区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通过帮扶、联建等手段在各村居、社区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用于理论学习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改善,建立了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点等学习阵地,办置了包括局域网宽带在内的全套电教设备。目前,该区建成基层党校9个,教授挂联20人,党员远程教育点336个,“五室、两超市、一广场”综合服务中心96所。做到固定宣传阵地(墙报、板报、橱窗等)村村有,阅览室、图书室、接待室、活动室镇镇齐。泾口镇蒋桥村除了拥有全套电教设备,还开通闭路电视系统,配有VCD2台、投影机1套、数码相机4只,成为学习阵地典型示范基地。
抓载体、抓管理,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的放矢”。一抓载体。开设学习“大讲堂”,要求党员每月将定期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并让大讲堂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络,做到电视上有影像,报纸上有文章,网络上有互动;充分利用“楚州党建网”,将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动态上传网站,设立理论学习专栏,附上相关链接或思考题;结合楚州实际开设“手机党课”,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共享学习;创新“30分钟微型党课”教育,紧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由讲课党员阐明观点,党支部整体综合分析。全区560多名党员走上讲台,畅谈自己的学习认识和体会,激发了党员的学习动力。二抓管理。把理论学习变成硬指标,严格考勤、考核,制定请假事由表、学习考勤表、补课登记表和学习笔记台账的“三表一帐”;由组织部门牵头,协同纪委、信访等部门人员成立督察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随机与抽样等方式检查笔记、核对台帐、现场观摩、参与座谈,督促学习落实的力度,并且把学习考核情况作为组织评先、党员评优、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全区受诫勉、责令改正党员37名,从管理上加速广大党员政策理论学习成果的吸收、转化和运用。
求机制、求覆盖、求成效,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春色满园”。一是求机制运行。各单位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党务工作的班子成员具体抓、明确专人协调抓的工作机制,在村居、社区建立了“党总支引领、党支部为单元、支部委员包组”的工作网络,形成党小组为纽带、党员包点包户工作格局,从基层夯实学习型党组织基础;深推“述学”制度,要求党员结合“三会一课”严格述学;该区倡导成立的重点课题调研组,定期进家入户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为党委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也增强了党员的学习热情;每年分期对学习人员组织考试,采取闭卷、统一命题,将成绩情况作为党员评优、年度表彰重要参照。二是求全员覆盖。面向广大区直机关单位和村居、社区居民集中开展讲座,采取流动讲演、入户讲说,扩大了创学覆盖面,今年全区围绕“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152场次,受听群众6万多人次,答复群众诉求240多人次;引导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科室与科室、村与村(社区)、平级之间横向互相开展交流学习,区直与乡镇、村居和村组上下级之间纵向开展取经跑堂学习,使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求学习成效。按照“跨越发展、进位争先”的要求,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相融合、互促进,不断激发干部勤奋学习、立足岗位、勇当先进的动力和热情,通过持之以恒的活动开展,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理念,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借助336个远程教育平台,全区组织开展各类教学培训26次,专家讲解13场,参学党员群众达3700多人。立足区情,按照“为家乡发展献一条良策、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思路,在全区组成百对“帮扶队”,解决农村实际难题140余件。在该区委带领下,全区攻坚克难,狠抓落实,靠前指挥,一线作战,有力的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