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 强调“重典治乱”(4)

中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 强调“重典治乱”(4)

  多部门展开行动 密织监管网

  

  在全面部署的同时,各职能部门亦已从不同重点展开专项行动。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了《“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9部门于20日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

  

  这次专项整治注重综合治理和全程监管,从“瘦肉精”源头、养殖、收购贩运、屠宰、加工、流通餐饮、进出口等7个环节,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负责部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和伪造检验检疫合格证书的违法犯罪行为,彻底铲除“瘦肉精”非法生产“黑窝点”,切断“瘦肉精”地下销售链条。同时采取更加有力、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严密防范“瘦肉精”进入食品产业链。

  

  20日,卫生部等五部门发布“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明确指出,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公告说,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为确保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特制定中国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将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列为治理重点。

  

  根据这一方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的抽检和监测,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以及标签不规范的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严禁超剂量标准、超适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并将严厉打击在食品调味料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粉、工业石蜡等非食用物质。

  

  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单位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场所,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经营过期及劣质食品、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将被严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