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一条流言搞坏一个产业”

如何防止“一条流言搞坏一个产业”

   ■每日一评

 

  网络尤其是微博等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证和把关环节,被直接发布出去,为流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报刊广电网站等媒体单位作为专业的传播机构,有更严苛的专业要求,在这类敏感信息上,有责任有义务进行更多调查和求证,阻击流言传播,更不要成为流言的“源头”

 

  不久前,一条西瓜“爆炸”的消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开,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西瓜使用了一种膨大剂的缘故,由此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在消息的“源头”江苏丹阳市,西瓜严重滞销,瓜农损失惨重,爆炸留下难以收拾的“烂”摊子。(5月25日《新京报》)

 

  西瓜“爆炸”的冲击波,影响已不仅限于消息的“原产地”。即使在权威部门澄清“适量使用膨大剂对人体无害”之后,很多人仍半信半疑。在海南、四川、山东,甚至北京郊区庞各庄,都出现了西瓜滞销,很多根本没有用过膨大剂的瓜农,也被误伤。正当上市季节的西瓜身价大跌,甚至烂在地里无人问津。

 

  一条流言坏了一个产业,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的“香蕉致癌”“蛆虫柑橘”等传言,都曾引发大范围恐慌和担忧,需要调动不知多少倍的传播力量,才能逐渐消除影响,重建信心。

 

  农业专家认为,膨大剂是农业部批准使用的激素类农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将其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豁免物质清单,其残留也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新华社记者的调查也证实,在西瓜爆裂严重的江苏丹阳,多数瓜农并未使用膨大剂。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徐锦华走访了10户裂瓜瓜农,其中只有一户使用了膨大剂。徐锦华研究员认为,裂瓜本身是西瓜生产中的常见现象,裂瓜原因很多,品种、天气、田间管理(包括施用膨大剂)这些因素都不能排除,即多因一果。但是,不少媒体,都把裂瓜“祸因”的重点引向膨大剂。这就不客观了。

本文关键词: 曲黎敏 身心健康 养生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