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黄瓜涂避孕药”流言较快被击破,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出现有关报道之后,有媒体迅速求证相关专家,撰写报道和评论澄清事实;一些民间科学组织,也调动自身资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追溯这一说法的源头和传播过程,借机普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知识。因此,这一传言虽对黄瓜产销有一定影响,但没像西瓜这样惨。
网络尤其是微博等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证和把关环节,被直接发布出去,为流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也可以为传播权威信息所用,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本身也有自净功能,可以大大缩短流言的生命期。
在此次西瓜膨大剂危机中,媒体上真实和理性的声音也开始逐渐跟上。一些被“误伤”的瓜农,也尝试利用微博为自己正名,并推销当地的西瓜。目前来看,效果不错。两天前,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新民村瓜农开通微博卖瓜,短期内一条微博被转发6万多次,附近超市、商家也闻讯赶来,一天时间,盐边县西瓜就卖掉了3000吨,还剩下5000多吨。
网络、微博等传播渠道,使用门槛相对更低,有了电脑或手机,农民也能上网,是减少不同阶层间信息鸿沟的一个机遇。期待这样的微博辟谣和微博营销能够更多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