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热点、新媒体及应对之策(2)

摘要:尼尔森公司调查称中国网民喜欢分享负面评论,这在全世界都很少看到。公众习惯用信息是不是公开、透明来衡量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对于新媒体的应对,从政府官员角度看,开放的心态特别重要,因为新媒体的基本特征就是开放,如果一味用封闭的方式去工作,等于跟它拧着干。新媒体的门槛或起跑线对中国和西方来说是一样的,但跑了十几年后,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已经落后一大步了。

越来越多的人涉及到新媒体,越来越多的人手上可能都有一个新媒体,因为手机这种移动终端已经是一个新媒体了。Web2.0也就是互联网的2.0时代重塑了新闻媒体,Web2.0/n.0具有独特的传播特质,是正在被广泛利用的新媒体平台。

有一个103岁的英国老奶奶是新媒体的追随者,她每天都会通过Ipad上网,上Twitter去聊天。就连一些比较保守的机构也在使用新媒体,像罗马教皇不仅自己上Facebook(脸谱),还让其神职人员也要上Facebook。英国皇室是保守的代表,而据说英国女王每天都会到网上去冲浪。Facebook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总统,同样有影响力的还有Twitter(推特),中国的Twitter就是微博,现在四大网站都开了微博,在互相竞争。

有人按照社交媒体对世界地图进行重新划分,很多年轻人用新的方式来了解世界,比如自己的Twitter朋友在哪个国家,Facebook朋友在哪个国家。在西方国家有人这么说,社交媒体就是上帝带来的又一次光明。卡斯特罗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定的领导者,他到Twitter上开了一个账户,到今年3月份他的粉丝是10万多人,他的账户是西班牙语的,如果是英语的话,影响肯定会更广。卡斯特罗在上面发表了各种各样的包括外交、国际政治形势、经济方面的观点,他很重视用这个手段来推广他的思想。美国福布斯100强和10强的公司都特别重视社交性媒体,就连大型媒体也非常重视社交性媒体。

中国社交媒体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广,有人称Facebook、Twitter为新媒体时代的教父,新浪微博也有倾向成为我国新媒体时代的教父。现在,大家都已经认同新浪原来的网络影响力已经让位于新浪微博。到20113月初,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较四个月前增加一倍。据新浪有关方面透露,其微博活跃用户比例和Twitter相当,用户平均在线时长要超越Twitter,同时在下一个版本的微博产品中,将加入一系列提升用户粘性的功能,包括IM(即时通讯)功能。

人民网曾经评论十大党政机构、十大官员的微博,这十大党政机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广东省公安厅,北京市公安局名列第二。大家看到各个地方的公安系统率先使用了新媒体,而且确实化解了多次危机和矛盾。广东省有若干次舆情事件,就是通过微博化解的,他们通过微博澄清了事实,使事情很快归于平静。部长级的官员也开始开了微博,两会期间半夜还在发布信息,不停推动他们的影响力。新疆的党委书记张春贤、浙江的组织部长蔡奇、云南的宣传部副部长伍皓等名列前几位。微博是社交性媒体现在最红火的一种形式。

现在有种现象,很多事情是好事不出门,一出门就是坏事了,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新闻是最好的新闻),然而所有的坏事件都是好新闻题材。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发挥主动性,占领制高点,主动去应对各种危机,一旦发生事情,不至于手足无措。有一些名人和机构就很善于应对,一旦发生危机,他们能发动几十万粉丝的力量来支持自己。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