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立德、致用、创新,将学想干有机结合,成效彰显
该局注重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转化为思想觉悟。他们把学习作为坚定信念、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切实增强“四感”:对待名利有满足感,对待事业有责任感,对待工作有紧迫感,对待生活有幸福感。特别是局班子成员常思党组织是成长进步的摇篮,立身做人的阶梯,履行职责的依托。党组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培育之恩,报答党组织,不仅表现在个人进步顺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在工作有了业绩时,更应该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职位。做到寒不改绿叶、暖不争红花,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攀登的姿态。刘继华在局长位置上已干了11年,尽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他常常告诫自己,要知恩、知足、更要知责。常常警醒自己,要自觉剔除私欲,敬重事业,始终守好人生底线。一家企业要征用农业局20多亩土地,多次找人说情,希望便宜转让,给他“回扣”,被刘继华拒绝。虽然得罪了人,但他心里很坦然,他说:“我不能台上讲人生道理,台下当农业局的败家子,让人戳脊梁骨”。
把学习转化为解决实际工作能力。孝南农业局之所以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30多项,国际水稻所、华中农大、省农技推广总站、省植保总站、省种子管理站等科研院所纷纷找上门来,要求把项目给他们做,就是因为农业局长期以来结合工作实际抓学习,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全局230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195人,他们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把学习转化为创新思维。农民种田最怕害虫。他们认识到,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用于病虫防治的手动喷雾器过于落后,必将被汽油机动力喷雾器所取代。局党组贴近农民实际需要,创新服务,决定组建民营植保机防服务队。他们实行奖励措施,农民购买一台机械只出200元,农业局补助400元。他们的作法与经验,引起省领导和农业厅领导的重视,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农民购机。当年,全省爆发稻飞虱,机防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们深化服务,实行机防服务网络化、民营化,根据农民自觉自愿的原则,将机防服务承包给全区120家机防服务队,局机关还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业植保机防服务管理办公室。全国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在孝南区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在杭州召开的植保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孝南区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