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

摘要:“五四运动”是从封建礼教下解放,遵义会议是从苏联革命模式下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从思想僵化和新式迷信中解放。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胜利,新民主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最伟大的政治理论贡献。邓小平讲,我们现在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就是对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发扬光大,这确实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大发展。

今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整整九十年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程是辉煌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救中国,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是强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是富中国。

党的“一大”的十三名代表最终有五种结局。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有两人:毛泽东、董必武。革命斗争中牺牲四人:陈潭秋、何叔衡、邓恩铭被敌人杀害,王尽美病故,也算是烈士。曾经脱党但坚持革命的两人:李达曾经脱党,后来又再度入党;李汉俊曾经脱党,但是解放后回来了。从“一大”代表到脱离革命走向对立面,再到寻找组织、迷途知返的两人:刘仁静和包惠僧,当然他们不能再重新入党了。叛党变成反革命的三人: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而陈公博、周佛海成了汉奸。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建党时这些人都没有想到将来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这些不同观念的人以一种学术研讨的形式参加了党的建设。1982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读研时曾访问过当时唯一在世的“一大”代表刘仁静。我问他,为什么您当了一大代表?他说,当时只是说要开个会,李大钊有事儿离不开,罗章龙和邓中夏又很忙,就让我和张国焘去了,我根本没想到那是那么重要的一次会。那时,就像在茫茫黑夜之中,50多个知识分子,选出10多个代表开一个会,将来的前景怎样谁能想到?那时他们确实没有感到他们从事的将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28年的革命斗争,建党和大革命解决了把党建立起来、把工农群众发动起来的问题,土地革命战争解决了党的生存问题。1927年到1937年,国民党总想围剿共产党,共产党还能保存下几万人到陕北,生存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抗日战争解决了发展党的力量的问题,在全民抗战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解放战争是跟反革命力量进行总决战,获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经过60多年的建设, 2010年我们的GDP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了,就是说党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

现在的社会情况变了,思想观念越来越复杂,很多中青年人对毛泽东思想等传统教育表现出“三不”:不读、不懂、不信。我认为这也很正常,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共存,在这种情况下对待毛泽东思想遗产、对待共产党的遗产有不同的态度是正常的。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两种倾向。一种是左的倾向,全盘肯定中国革命的道路,甚至有人呼吁回到“文革”时代;一种是右的倾向,全盘否定中国革命的道路,这些年网络和部分媒体上还真出现了一种歪风,歌颂那些被打倒的反动势力,讲蒋介石怎么抗战有功,上海流氓头子杜月笙怎么扶危济困,四川刘文彩怎么造福乡里,仿佛中国革命打倒的全是一些好人,从根子上否定中国革命。

再是我们现在对传统继承的并不好,比如在思想和作风方面就存在不少问题。再如有一些红色旅游,穿上当年的红军衣服转一圈,纯粹是追求时髦,这个意义不大,最根本的继承它的思想。传统教育和理论教育出现僵化、形式化,需要联系实际和现实,关键是领会它的精神实质,而不是简单讲过程。下面我就分三个方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