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6)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逻辑和当代价值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过程中,如何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真正与时代、与现实对话,寻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逻辑和当代价值?

  

  时下,存在一种现象,即通过对某些具体概念、词汇、术语的翻译,以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这种功利性的“淘宝式”方法,固然在一定场合具有某种功效。但是,对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最根本的是要寻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思想力量中的现实逻辑与当代价值。

  

  衣俊卿表示,我们这个时代的节奏比较快,信息更新及时,这是时代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需要更扎实的工作,而不能仅靠短平快的快捷方式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淘宝”,否则就会带来教条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危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翻译家群体,他们就像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前仆后继,始终走在前列。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所翻译的经典著作文本不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所表达的思想理论观点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防止这种“淘宝式”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做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起的重大历史贡献,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保证理论立场的坚定和理论基础的牢固。20世纪是一个世界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不动摇,与他们通过系统的经典著作编译成果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

  

  二是推动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全面。编译著作具有可靠文本依据的扎实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本身的创新,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毫无疑问,目前中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术研究体系,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不可分。

  

  三是有助于理论传播和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成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结构,引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诉求、世界图景、历史理解、社会心理、性格结构、话语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在文化层面上深刻地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即人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关键词: 李东朗 全国政权 共产党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