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强调“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3)

为何强调“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3)

  废然放松、脱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进程就迈不过关键的一道坎

  

  主持人:在当前阶段,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有哪些现实依据?

  

  周为民:首先,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的现状决定的。多年来,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在党的文献和领导人的讲话中,一再强调 “两个没有变”,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第三个“没有变”,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加上这一条,明确 “三个没有变”,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清醒判断,也很有针对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根据就在这“三个没有变”。

  

  其次,这是由中国现代化目标与任务决定的。中国的现代化正处于十分紧要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诸多曲折,付出了沉重代价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发展路线(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才得以确立,中国终于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自那时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便成为全党的一项战略共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尽管遇到种种干扰,但正是因为全党坚定地维护了这个战略共识,所以才有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空前成就。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尚可能功亏一篑,何况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果以国际标准来看,中国还有上亿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还需要十分抓紧已经不多的时间来做艰巨的努力,更何况要完成本世纪中叶的现代化目标还有更重的任务。在当前这个紧要的半途上,如惑于干扰,废然放松、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已持续30多年的,也是数十年来最有希望成其大功的这一轮现代化进程就迈不过关键的一道坎,以至就此落幕。果真如此,中华民族的前途就难以预料了。

  

  第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首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本清源地重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首要的一条就是明确这一点。诚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其基本精神和要求,也鲜明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固然不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动摇、脱离这个中心,就是动摇、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动摇、脱离社会主义。

  

本文关键词: 李东朗 全国政权 共产党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